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河上成安驿》
《书河上成安驿》全文
元 / 贡师泰   形式: 古风

扁舟落日成安驿,驿前危樯密如箦。

岸高浪急不得前,争先进寸复退尺。

须臾缆定心稍安,独据胡床坐深夕。

水边灯影正晶荧,陌上铃声还络绎。

才听打鼓按官船,又见驱车送行客。

揽衣近前试问谁,往来一日多数百。

中原征需苦繁剧,江南转输严督责。

况今使者类狼贪,水陆鲜肥随口索。

致令编户疲差役,生计萧条徒四壁。

已将弱女纳官钱,更遣中男补丁额。

曩时河上几人家,今日飘零竟无迹。

请君置此勿复言,言罢空令愁思积。

几点残星散空碧,船头别我东窗白。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贡师泰的《书河上成安驿》描绘了驿站的繁忙景象与社会的艰辛。诗中以“扁舟落日成安驿”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与动态交织的氛围,接着通过“驿前危樯密如箦”形象地描绘了驿站周围船只密集的场景,展现了交通的繁忙。

“岸高浪急不得前,争先进寸复退尺”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船只在湍急水流中的艰难前行,既表现了自然环境的险恶,也暗示了社会环境的复杂与不易。随后,“须臾缆定心稍安,独据胡床坐深夕”则描绘了船只安全停泊后,诗人内心的短暂安宁,以及夜晚的静谧。

“水边灯影正晶荧,陌上铃声还络绎”两句,通过灯火与铃声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夜晚驿站的热闹与忙碌。而“才听打鼓按官船,又见驱车送行客”则揭示了驿站不仅是旅行者歇脚之处,也是官府与民间交流的重要场所,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多元与复杂。

“揽衣近前试问谁,往来一日多数百”一句,通过询问与统计,展现了驿站每日人流量之大,反映了社会活动的频繁与密集。接下来,“中原征需苦繁剧,江南转输严督责”两句,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中征税与运输的压力与苛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与民众的生活压力。

“况今使者类狼贪,水陆鲜肥随口索”则直接批评了官员的贪婪与不公,指出他们对百姓的剥削与索取,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最后,“致令编户疲差役,生计萧条徒四壁”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生活困苦的同情,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无奈。

“已将弱女纳官钱,更遣中男补丁额”两句,具体描述了社会底层人民为了生存不得不付出的沉重代价,如将女儿嫁入官府以支付债务,让儿子充军或劳役,体现了社会压迫的残酷。

“曩时河上几人家,今日飘零竟无迹”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表达了对社会变迁与个人命运变化的感慨,突出了时代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助。

“请君置此勿复言,言罢空令愁思积”则是诗人对读者的劝告,希望人们能关注并思考社会问题,避免陷入无尽的愁思之中。

“几点残星散空碧,船头别我东窗白”以景结情,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以及诗人离别之际的思绪万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驿站繁忙景象的描绘,深入探讨了社会的不公、经济的压力以及个体的苦难,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贡师泰
朝代:元   字:泰甫   号:玩斋   籍贯:元宁国府宣城   生辰:1298—1362

(1298—1362)元宁国府宣城人,字泰甫,号玩斋。贡奎子。国子生。泰定帝泰定四年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累除绍兴路总管府推官,郡有疑狱,悉为详谳而剖决之,治行为诸郡最。惠宗至正十四年,为吏部侍郎。时江淮兵起,京师缺粮。师泰至浙西籴粮百万石给京师。迁兵部侍郎。旋为平江路总管。十五年,张士诚破平江,师泰逃匿海滨。士诚降元,出任两浙都转运盐使。二十二年,召为秘书卿,道卒。工诗文。有《玩斋集》。
猜你喜欢

题画·其二

当其寻丈节,数寸蛇与蝉。

化工无笔墨,个字写青天。

(0)

次苏长公雪诗·其三

固知袅袅不胜纤,亦有棱棱庄且严。

剑底白猿鏖越女,槎头黑瘿粉无盐。

冰初势巳寒千仞,霁后人多曝一檐。

笑忆小姬誇党日,可教轻试茗芽尖。

(0)

春兴·其三

二月四日吾巳降,摄提尚复指苍龙。

当时小褓慈闱绣,连岁寒衣邻母缝。

一股虫尸忙万蚁,百须花粉乱千蜂。

自怜伯玉知非晚,除却樽罍事事慵。

(0)

挽上虞葛翁

闻道自髫年,传经彻旧编。

裹粮百里外,卒业一灯前。

阅传知高士,遗孤是大贤。

斯人真不死,可以慰黄泉。

(0)

蟹·其五

织筱挈千篮,枯筐养八蚕。

缚严愁广武,雾重死淮南。

金紫膏相蚀,尖团酒各酣。

秦人不曾识,付与两齐参。

(0)

玉堂梅

翰林夜直对臞仙,月上南枝香暗传。

雪片飞花迎腊瑞,冰容倚树带春妍。

词臣题处称魁品,学士簪来集御筵。

归到琐窗清不寐,花边呵冻写鸾笺。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