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苏长公雪诗·其三》
《次苏长公雪诗·其三》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固知袅袅不胜纤,亦有棱棱庄且严。

剑底白猿鏖越女,槎头黑瘿粉无盐。

冰初势巳寒千仞,霁后人多曝一檐。

笑忆小姬誇党日,可教轻试茗芽尖。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名为《次苏长公雪诗(其三)》。诗中描绘了雪景的壮丽与细腻,以及雪后人们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首句“固知袅袅不胜纤”,以“袅袅”形容雪的轻盈与细密,暗示雪的形态之美,同时“不胜纤”则强调了雪的细微与精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雪花飘落时的轻柔与细腻。

接着,“亦有棱棱庄且严”一句,通过“棱棱”描绘出雪的坚实与庄严,与前句形成对比,既表现了雪的静态美,也暗示了雪的寒冷与严肃。

“剑底白猿鏖越女,槎头黑瘿粉无盐”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雪比作剑底的白猿与越女,形象地描绘了雪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态变化,同时也暗喻了雪的纯洁与高洁。

“冰初势巳寒千仞,霁后人多曝一檐”则进一步展示了雪后的景象,冰的形成象征着寒冷的加剧,而雪后的阳光则带来了温暖,人们在檐下晒太阳的情景,既体现了生活的闲适,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亲近与依赖。

最后,“笑忆小姬誇党日,可教轻试茗芽尖”两句,以幽默的口吻回忆起与小女子共度的美好时光,通过品尝新茶来庆祝雪后的晴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和生活场景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表达,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扬州·其一

东风吹彻晚阴晴,两岸新芜一棹横。

去我青山如避俗,向人黄柳欲倾城。

潮回海口盐船上,春入淮南米价生。

二十四桥渔唱遍,嫦娥应识古今情。

(0)

阜城晚遇南京户部张彦质郎中附奏江南旱灾

诏使频年发,皇恩岂不覃。

水方渰冀北,旱复苦江南。

天意嗟何极,民生半不堪。

同袍夜相语,禄食漫怀惭。

(0)

大病不寐·其一

月西窗正黑,天色向黎明。

坐数传筹者,沈沈杀五更。

(0)

分得戏马台送李应祯舍人还江东

拔山壮士重瞳子,一战雎阳万人死。

归来戏马筑高台,四顾凭陵剑光紫。

霜蹄騕袅空复多,骓不逝兮将奈何。

芳草千年台下土,西风一夕帐中歌。

王孙衣锦还江左,楚树青青系征舸。

登高把酒问兴亡,芒砀山头日初堕。

苜蓿花残春水生,怀古匆匆不尽情。

回首荒基何处是,淡烟疏柳隔彭城。

(0)

次天全翁雪湖赏梅十二咏·其十一

清游不放酒杯空,雪共梅花落酒中。

玉带朱衣有仙骨,画船更在水晶宫。

(0)

王理之临凤头骢

宋家王孙赵仲穆,画马尽形神亦足。

东昆王郎拓其本,笔精殊觉惊人目。

纸间突兀拥肉山,俗工纷纷手当缩。

此疋传是凤头骢,五花满身云簇簇。

请郎别图唐舞马,逆胡教舞不肯服。

逆胡教舞不肯服,大胜污臣食其禄。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