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知袅袅不胜纤,亦有棱棱庄且严。
剑底白猿鏖越女,槎头黑瘿粉无盐。
冰初势巳寒千仞,霁后人多曝一檐。
笑忆小姬誇党日,可教轻试茗芽尖。
固知袅袅不胜纤,亦有棱棱庄且严。
剑底白猿鏖越女,槎头黑瘿粉无盐。
冰初势巳寒千仞,霁后人多曝一檐。
笑忆小姬誇党日,可教轻试茗芽尖。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名为《次苏长公雪诗(其三)》。诗中描绘了雪景的壮丽与细腻,以及雪后人们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首句“固知袅袅不胜纤”,以“袅袅”形容雪的轻盈与细密,暗示雪的形态之美,同时“不胜纤”则强调了雪的细微与精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雪花飘落时的轻柔与细腻。
接着,“亦有棱棱庄且严”一句,通过“棱棱”描绘出雪的坚实与庄严,与前句形成对比,既表现了雪的静态美,也暗示了雪的寒冷与严肃。
“剑底白猿鏖越女,槎头黑瘿粉无盐”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雪比作剑底的白猿与越女,形象地描绘了雪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态变化,同时也暗喻了雪的纯洁与高洁。
“冰初势巳寒千仞,霁后人多曝一檐”则进一步展示了雪后的景象,冰的形成象征着寒冷的加剧,而雪后的阳光则带来了温暖,人们在檐下晒太阳的情景,既体现了生活的闲适,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亲近与依赖。
最后,“笑忆小姬誇党日,可教轻试茗芽尖”两句,以幽默的口吻回忆起与小女子共度的美好时光,通过品尝新茶来庆祝雪后的晴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和生活场景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表达,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拔山壮士重瞳子,一战雎阳万人死。
归来戏马筑高台,四顾凭陵剑光紫。
霜蹄騕袅空复多,骓不逝兮将奈何。
芳草千年台下土,西风一夕帐中歌。
王孙衣锦还江左,楚树青青系征舸。
登高把酒问兴亡,芒砀山头日初堕。
苜蓿花残春水生,怀古匆匆不尽情。
回首荒基何处是,淡烟疏柳隔彭城。
宋家王孙赵仲穆,画马尽形神亦足。
东昆王郎拓其本,笔精殊觉惊人目。
纸间突兀拥肉山,俗工纷纷手当缩。
此疋传是凤头骢,五花满身云簇簇。
请郎别图唐舞马,逆胡教舞不肯服。
逆胡教舞不肯服,大胜污臣食其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