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彻晚阴晴,两岸新芜一棹横。
去我青山如避俗,向人黄柳欲倾城。
潮回海口盐船上,春入淮南米价生。
二十四桥渔唱遍,嫦娥应识古今情。
东风吹彻晚阴晴,两岸新芜一棹横。
去我青山如避俗,向人黄柳欲倾城。
潮回海口盐船上,春入淮南米价生。
二十四桥渔唱遍,嫦娥应识古今情。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扬州(其一)》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生动画面。首句"东风吹彻晚阴晴",以东风喻春意,暗示傍晚时分天气转晴,春风拂过水面,给两岸新绿的草木带来生机。"一棹横"则写出诗人乘船游弋,欣赏着两岸景色。
"去我青山如避俗,向人黄柳欲倾城",运用拟人手法,写山水仿佛懂得避开世俗,而黄柳则以其繁茂如倾城之美吸引着诗人的眼球。这里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潮回海口盐船上,春入淮南米价生",通过描写海潮退去后盐船繁忙的景象,以及春天到来导致淮南地区粮食价格波动,展现了生活的烟火气和季节的更迭。
最后,"二十四桥渔唱遍,嫦娥应识古今情",将渔歌与月宫仙子嫦娥相联系,表达出诗人对历史长河中人世沧桑和情感共鸣的感慨,使得全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扬州春天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历史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野王有二老,矫若双凤雏。
不栖恶木枝,宁啄中田粰。
翱翔千仞上,览德周八区。
赤符启帝子,锵其应瑶图。
一鸣洞黈纩,再举凌天衢。
飘飖不可絷,汉网亦已疏。
至哉高尚风,念此其谁欤。
恐非严光伦,意乃董公徒。
纵横攒丛如短莎,高低迎风摇翠波。
抠衣蹐步犹我柁,探幽欲急反蹉跎。
尔胡不去吴王宫里伴蓬科?
又何不去洛阳城内埋铜驼?
岂来此山牵制畸人野客之经过?
我生之余知几何,一到不再从尔多。
傥或《考槃》为你,当和丁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