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裴度舍人》
《上裴度舍人》全文
唐 / 王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小松双对凤池开,履迹衣香逼上台。

天意皆从彩毫出,宸心尽向紫烟来。

非时玉案呈宣旨,每日金阶谢赐回。

仙侣何因记名姓,县丞头白走尘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ngpéishèrén
táng / wángjiàn

xiǎosōngshuāngduìfèngchíkāixiāngshàngtái
tiānjiēcóngcǎiháochū

chénxīnjìnxiàngyānlái
fēishíànchéngxuānzhǐměijīnjiēxièhuí

xiānyīnmíngxìngxiànchéngtóubáizǒuchénāi

注释
小松:指栽种的松树,双对表示种植整齐,凤凰池:古代禁苑中的池沼,常喻指朝廷或宰相。
履迹:足迹,代指人的到来。
衣香:衣裳的香气,形容官服华贵。
上台:高台,此指朝廷或高位。
天意:上天的意志,比喻皇帝的旨意。
彩毫:彩色的笔,常用来形容皇帝的御笔。
宸心:帝王的心意。
紫烟:紫色的烟雾,常象征帝王居住之地的祥瑞之气。
非时:不按时,随时。
玉案:皇帝办公的桌案,此处指朝廷。
宣旨:宣布皇帝的旨意。
每日:每天。
仙侣:仙人伴侣,比喻得道升仙之人,此处可能指皇帝身边的近臣。
何因:为何。
记名姓:记住姓名,此处指得到赏识。
县丞:古代县级副官,此处泛指地位较低的官员。
头白:头发变白,形容年老。
走尘埃:在尘世中奔波。
翻译
小松树成对对着凤凰池开放,踏上这里足迹衣香直逼宫中高台。
上天的意愿都从这多彩的笔端流露,帝王的心思全向着这紫色烟雾汇聚。
不时有诏书在玉案上被宣读传达,每天都在金阶上感谢皇上的恩赐归来。
仙人伴侣为何要记住凡人的名和姓,而县丞已白头还在世俗尘埃中奔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上呈奏折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行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仕途生活的感慨。其中,“小松双对凤池开”展示了庭院之美;“履迹衣香逼上台”则透露出官员升阶时的庄重与神圣气氛。

“天意皆从彩毫出”暗示着皇帝的旨意如同神笔所绘,具有无上的权威;“宸心尽向紫烟来”则表明这份尊贵的心思似乎随着宫中的香烟飘散而至。这样的描写强化了皇权的神圣感。

“非时玉案呈宣旨,每日金阶谢赐回。”这里的“非时”可能指的是不定期的朝会,“玉案”象征高贵,而“每日金阶谢赐回”则展示了官员对于皇帝恩赐的感激之情。

最后两句,“仙侣何因记名姓,县丞头白走尘埃。”“仙侣”可能是对官员的一种美好称呼,而“记名姓”意味着希望留下名字,以示不朽。然而,“县丞头白走尘埃”却描绘了一位县丞(地方行政长官)的沧桑变迁,头发已经斑白,却仍需在世俗的尘埃中奔波。

这首诗通过对鲜明对比的运用,如庭院之美与仕途之艰辛,皇权之神圣与人间之凡尘,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仕途生活的矛盾情感。

作者介绍

王建
朝代:宋

猜你喜欢

临章楼闻越舸且别怅然二首·其二

乱帆秋影半江楼,燕语沧凉傍客舟。

便去扬州且明日,故乡今夜有人留。

(0)

龛山凯歌·其三

红油画戟碧山坳,金镞无光入土消。

冷雨凄风秋几度,定谁拾得话今朝。

(0)

南旺

嗟我南行舟,日夜向南浮。

今日看汶水,自此南北流。

帝京忽已远,落日生暮愁。

当年宋尚书,庙貌崇千秋。

丈夫苟逢时,何必有大猷?

叹我学禹贡,胸中罗九州。

杖策空去来,令人笑白头。

尝疑伯颜策,毋乃非令谋!

洪范天锡禹,大道衍箕畴。

五行有汩陈,三事乃不修。

鲧堤日以兴,百川失其由。

不见徐、房间,黄河载高丘。

(0)

伏枕有怀口占四首·其三

近遇西来盲讲师,世间文字未曾知。

澜翻十偈纵横说,愧杀窗前弄笔儿。

(0)

岁暮杂题示儿复闻十首·其二

最是台衡地,寻常莫浪跻。

安危堪借箸,献替始通闺。

欲遇能无巷,不言还有蹊。

一辞轻倒屣,谁复问云泥。

(0)

和饮酒二十首初夏天气微热方不欲饮偶龚仲和邀看园中新绿出所藏名酒意甚乐之次日捉笔和渊明先生饮酒诗数篇与索一樽独酌会雨窗无事遂尽和其韵·其一

我本磊落人,忧患缠绵之。

唯逢酣饮处,亦有开眉时。

暮年学恬淡,意复不在兹。

昨宵遇名酒,旷然散群疑。

滞雨苦寥落,一杯思自持。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