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舜钦的《水调歌头·沧浪亭》,以沧浪亭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慨。首句“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描绘了太湖和洞庭山的宁静优美,隐含着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接下来通过“鱼龙隐处”和“烟雾深锁”暗示了隐居的神秘与深邃。
“方念陶朱张翰”引用两位古代隐士,表达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而“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则描绘了一幅渔人归家的画面,寓言自己渴望摆脱世俗,回归自然。然而,“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又暗示了现实中的困境和归途的艰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表明诗人不甘于平淡,有壮志在胸,但“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又流露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他试图效仿古人垂钓,却又担心“鸥鸟相猜”,不愿被世俗打扰。“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则以无声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世事的深沉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又有对人生际遇的无奈和对壮志未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