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行多荦确,劳悴欲消魂。
远屿浓云没,长空旭日昏。
风高帆竞捷,雨急树齐喧。
旷野无从避,挥鞭指近村。
晓行多荦确,劳悴欲消魂。
远屿浓云没,长空旭日昏。
风高帆竞捷,雨急树齐喧。
旷野无从避,挥鞭指近村。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在海边行走时遭遇风雨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以及行者内心的疲惫与坚韧。
首句“晓行多荦确”,开篇即点明时间与环境,清晨的行进路途上布满崎岖不平,暗示了旅途的艰辛。接着“劳悴欲消魂”一句,直接表达了行者因长时间劳顿而感到身心俱疲,几乎要失去精神的状态,情感深沉。
“远屿浓云没,长空旭日昏”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远处岛屿上的浓云与即将升起的旭日形成鲜明对照,云遮日蔽的景象既渲染了风雨将至的氛围,也暗含了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预知性。同时,“没”和“昏”两个字,生动地描绘出云层厚重、光线暗淡的景象,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感。
“风高帆竞捷,雨急树齐喧”则转向对风雨的直接描写。疾风中,帆船竞速前行,显示出自然力量的强大与人类面对挑战时的勇敢;而雨急树喧,则以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树木在风雨中的摇曳与喧嚣,进一步强化了风雨的猛烈与自然界的生机。
最后,“旷野无从避,挥鞭指近村”两句,揭示了行者面对恶劣天气无法逃避的现实,只能继续前行,最终指向不远处的村庄。这一转折不仅体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无奈与坚持,也蕴含着对前方希望的期待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晨行进中遭遇风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变幻,以及人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乐观态度,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和艺术感染力。
高堂俯阛闱,所喜得虚敞。
门内除尘杂,幽然山林想。
左右饶茂木,朝禽度幽响。
雨至微风俱,况时当长养。
朋从非一方,各各慕义往。
揖让礼度周,言谈情慨慷。
主人金闺彦,忘形尚吾党。
探诗侑深酌,请火继嘉赏。
咏歌清化间,允著太平象。
虽有东封书,怀哉不须上。
我阅丘中石,?屃特见此。天不生廉隅,荡矣若加砥。
但嫌色相在,雨洗常出紫。
坦坦宜坐人,喻千溢其美。
未如清凉达,所容不拘几。
可拔岂万年,菱溪笑穿市。
夫差墓其侧,恃固乃经始。
小类莫试剑,脆裂傍可耻。
夜夜晒明月,玩弄少客喜。
我来发豪吟,鹤涧应流水。
初凭石乘兴,亦半因月起。
百年择一胜,颇与赤璧比。
有石无此月,其游亦漫矣。
有月更有石,有诗兼称耳。
下里和者多,声韵妙依倚。
胸中各磊隗,争出言句里。
何当拉诸君,我亦补芒履。
明年待中秋,石游更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