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过子灦再次岐亭诗韵》
《秋日过子灦再次岐亭诗韵》全文
明 / 黄淳耀   形式: 古风

秋堂展旧题,长啸呼茗汁。

清吹高寥寥,新桐翠犹湿。

幽居懒可恕,万事忘亦得。

看君掉尘鞅,学道心最急。

高天瞻龙鸾,破灶远鹅鸭。

留客酒满盆,蔬果不用羃。

坐久林月生,半酣双脚赤。

微吟昔年句,俯仰惭虚白。

似僧馀须髯,为儒负巾帻。

漫兴无风雅,取代四生泣。

虫叶镌窗阴,蜗涎篆墙缺。

念惟酬故人,何当问辞客。

多谢张长公,斯文乃遥集。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访友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首句“秋堂展旧题,长啸呼茗汁”,展现了一幅在秋日的厅堂中展开旧日诗作,长声吟唱后唤来茶水的画面,透露出一种闲适与雅趣。接着,“清吹高寥寥,新桐翠犹湿”描绘了清风吹拂,新桐绿意未尽的景象,营造出清新脱俗的氛围。

“幽居懒可恕,万事忘亦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忙碌生活中寻求解脱的心境。“看君掉尘鞅,学道心最急”则通过友人的形象,展现了追求学问与道德修养的迫切心情。

“高天瞻龙鸾,破灶远鹅鸭”运用对比手法,将高远的理想与世俗的琐事进行对比,凸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留客酒满盆,蔬果不用羃”描绘了主人热情款待客人的场景,体现了友情的真挚与生活的小确幸。

“坐久林月生,半酣双脚赤”描述了夜深时分,月光洒满林间,饮酒至半醉的状态,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意境。“微吟昔年句,俯仰惭虚白”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作品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内心空灵状态的追求。

“似僧馀须髯,为儒负巾帻”通过比喻,将自己比作僧人与儒士,既表现了对宗教与儒家文化的敬仰,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淡泊。“漫兴无风雅,取代四生泣”表达了诗人对风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间苦难的同情。

最后,“虫叶镌窗阴,蜗涎篆墙缺”描绘了自然界中的细微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念惟酬故人,何当问辞客”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的思念,以及对能够再次相聚的期待。“多谢张长公,斯文乃遥集”则是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学艺术传承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访友的场景,融合了自然景观、日常生活、情感抒发等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友情、学问、自然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黄淳耀

黄淳耀
朝代:明

黄淳耀(1605~1645)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一字松厓,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曾组“直言社”,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嘉定人抗清起义,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馆舍。能诗文,有《陶庵集》。
猜你喜欢

病足

老病侵陵药不灵,雪窗灯火冷如萤。

未应安隐青莲足,便学蹁跹病鹤形。

意恐梦中轻献璞,怒思天上去鞭霆。

露华水泡何堪惜,独念名山未遍经。

(0)

题赵大年小景·其二

一行白鹭过前山,飞去沙鸥半复还。

更有精能君见否,黄鹂两两绿杨间。

(0)

感梅

清清白白天然态,皎皎翘翘玉立身。

雪虐霜饕千万变,此花到底是全人。

(0)

和寄范茂卿

拣芽雀舌乍辞枝,小杓分江欲试时。

孤闷不知消几碗,睡魔立使竖降旗。

何人紫色分金饼,入口清泉生玉池。

搜搅胸中书传起,谁能扪腹不吟诗。

(0)

和双桂堂

排云直上叫天门,路入蟾宫不问人。

缥缈飞梯高著步,广寒有殿四无邻。

天香飘泛非凡境,仙桂栽培今几春。

拟欲和根都拔取,有辞还恐到严宸。

(0)

和新市杂咏·其三

醉来援笔壁飞鸦,他日还能罩碧纱。

却喜樽前低笑道,长安何处没闲花。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