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沈必先殿院用策字韵赋诗见赠谨依韵和时居盛林》
《沈必先殿院用策字韵赋诗见赠谨依韵和时居盛林》全文
宋 / 葛胜仲   形式: 古风

菁山遽用檀公策,水村来作浮家客。

五年霄汉隔音尘,此假相逢喜折屐。

荒陂难觅钴鉧潭,胸中丘壑有人杰。

乌台坐逼痴床南,见事风生勇成癖。

逆耳争先贡皂囊,造膝仍频对宣室。

只今道梗淹荒村,汲直未肯侪公孙。

时平已见龟墨食,尺一行催觐文石。

(0)
鉴赏

这首诗以“策”字韵展开,表达了沈必先殿院与诗人葛胜仲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局的关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首联“菁山遽用檀公策,水村来作浮家客”,以“檀公策”比喻沈必先的智慧和策略,同时描绘出沈必先如同隐士般的生活状态,隐于山水之间,远离尘嚣。这一联既赞美了沈必先的智谋,也暗示了他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颔联“五年霄汉隔音尘,此假相逢喜折屐”,通过时间的跨度和空间的距离,强调了两人分别之久和重逢之喜。这里的“折屐”不仅指登山时鞋子被磨破,更暗含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相聚时刻的珍视。

颈联“荒陂难觅钴鉧潭,胸中丘壑有人杰”,将沈必先比作深藏不露的山中高士,其内心世界如丘壑般深邃,蕴含着非凡的才智和品格。这里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品质相联系,增强了形象的立体感。

尾联“乌台坐逼痴床南,见事风生勇成癖”,通过“乌台”这一官署的象征,暗示沈必先在政治上的敏锐洞察力和果敢行动。而“痴床南”则可能暗指沈必先在某次事件中的坚定立场或决绝行为,表现出其个性的鲜明和行事的果断。

最后两联“只今道梗淹荒村,汲直未肯侪公孙。时平已见龟墨食,尺一行催觐文石”,表达了对当前时局的担忧,以及对沈必先坚守正直、不随波逐流品质的钦佩。同时,通过“龟墨食”这一典故,寓意沈必先在和平时期也能保持内心的坚韧和清醒,随时准备为国效力。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和人格魅力。

作者介绍

葛胜仲
朝代:宋   字:鲁卿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生辰:1072~1144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猜你喜欢

乌石松涛为陈廷威作

乌石山高不可跻,梵王楼阁苍云迷。

长松落落数千尺,短松亦与悬崖齐。

山中一夜西风作,怒卷涛声泻秋壑。

梦回误听蛰龙飞,便欲乘之上寥廓。

(0)

重游梁溪二首·其二

避暑芳林下,流觞碧水边。

菹抄香藻嫩,脍切锦鳞鲜。

雨气凉襟袖,莺声替管弦。

酒阑天欲暮,醉倚白云眠。

(0)

送编修章德懋赴桂阳州临武知县

献疏黄金殿,英英志不回。

迁官无愧色,治邑有馀才。

点易临溪阁,横琴坐石台。

閒情幽赏绝,犹似在蓬莱。

(0)

乡贤咏七首·其五周脩

闭目青天下,捐躯百刃前。

匹夫如有志,沟渎不须怜。

(0)

赠余进士行简别

行藏今古漫云云,谁把妍媸镜里分。

乡里论年多拜我,云霄步武不如君。

短檠课好都黄甲,独板门深只白云。

欲识江门临别意,东风吹面酒微醺。

(0)

题閒叟

前村烟火熟朝炊,正是先生睡足时。

身在江山人在画,目穷今古世争棋。

花边击鼓诸孙戏,竹下扶筇一鹤随。

应笑书生閒未得,白头忧世欲何为。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