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县水懒通桥,寂寂寥寥远市朝。
寸地有生耕子姓,索居无类画渔樵。
晚波垂柳供鱼贯,春雨高梧养凤条。
莫谓温生同住此,不因车马趁人招。
一家县水懒通桥,寂寂寥寥远市朝。
寸地有生耕子姓,索居无类画渔樵。
晚波垂柳供鱼贯,春雨高梧养凤条。
莫谓温生同住此,不因车马趁人招。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崔氏水南小隐》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自给自足的乡村生活画面。首句“一家县水懒通桥”写出了小隐处地理位置偏僻,溪流环绕,桥梁稀少,给人一种宁静与远离尘嚣的感觉。次句“寂寂寥寥远市朝”进一步强调了这里与繁华都市的疏离,环境清幽。
第三句“寸地有生耕子姓”,通过“寸地有生”表达了小隐处虽然土地狭小,但人们勤劳耕作,生活气息浓厚。第四句“索居无类画渔樵”则暗示了隐士们过着简朴的生活,没有世俗的纷扰,像渔夫和樵夫一样自在。
第五、六句“晚波垂柳供鱼贯,春雨高梧养凤条”描绘了自然景观,傍晚时分,垂柳倒映在水中,仿佛鱼儿连成串,春雨滋润着高大的梧桐树,滋养着凤凰般的枝条,富有生机和诗意。
结尾两句“莫谓温生同住此,不因车马趁人招”以反问的方式,提醒读者不要误以为这里的隐士们是因为生活的困顿才选择这样的生活,他们其实是出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无意于迎合外界的热闹和喧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崔氏水南小隐的田园风光和隐士们的淡泊心境,传达出对自然和谐生活的赞美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皂帽何处峰,青天敛芙蓉。
屼峍昆仑顶,窈窕蓬莱宫。
本自同大块,精气有所钟。
洒落看诸山,诸山赴海同。
群峰与万壑,拱揖如朝宗。
壁立千万仞,凤凰翔高风。
于兹拟埋玉,可以配我公。
二纪犹此劫,五百隐奇踪。
一朝迥神异,冀北马群空。
识我平生矣。十余年、韩檠杜椠,祇君相似。
斫地狂歌歌未罢,且复纵横自喜。
漫赢得、江山如此。
云梦胸中吞八九,问谁堪、豪杰同生死。
成败恨,徒为尔。西湖旧事重提起。
怅新来、关山雨雪,游踪难纪。
盼尽飞鸿芳讯阻,处处心魂相倚。
见说是、天涯人迩。
太上忘情仍不免,笑英雄、自古欺人耳。
天下事,语还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