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载和答诸友》
《载和答诸友》全文
明 / 沈周   形式: 古风

我阅丘中石,?屃特见此。天不生廉隅,荡矣若加砥。

但嫌色相在,雨洗常出紫。

坦坦宜坐人,喻千溢其美。

未如清凉达,所容不拘几。

可拔岂万年,菱溪笑穿市。

夫差墓其侧,恃固乃经始。

小类莫试剑,脆裂傍可耻。

夜夜晒明月,玩弄少客喜。

我来发豪吟,鹤涧应流水。

初凭石乘兴,亦半因月起。

百年择一胜,颇与赤璧比。

有石无此月,其游亦漫矣。

有月更有石,有诗兼称耳。

下里和者多,声韵妙依倚。

胸中各磊隗,争出言句里。

何当拉诸君,我亦补芒履。

明年待中秋,石游更堪拟。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画家沈周的作品《载和答诸友》,诗人以石为媒介,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沈周通过对山丘中的石头的描绘,赞美了石头的自然形态和内在品质,认为它们虽未经雕琢,却具有廉洁坚贞的特性,如同砥砺品格的象征。他还提到,虽然石头的颜色在雨后显得更为鲜明,但更令人欣赏的是其清廉透明,能包容万物的特质。

诗人将石头与夫差墓旁的剑作对比,暗示石头虽非万年不变,却能超越世俗,如同菱溪之水般清澈,引人深思。他想象在月光下与朋友们共赏此景,共享诗酒之乐,表达出对友情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沈周还强调,尽管石头与月色都是美景,但只有两者结合,再加上诗歌的吟咏,才能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他期待与朋友们共同参与这样的石游活动,并计划在中秋佳节再次相聚。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沈周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理解。

作者介绍
沈周

沈周
朝代:明   字:启南   号:石田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27~1509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望岳时贼据华夏

长路风埃隔楚氛,忽惊神岳映朝曛。

削成绝壁五千仞,高揖泥金七十君。

祝史秘辞今莫睹,从臣嘉颂久无闻。

幽人闲望封中地,好为吾皇起白云。

(0)

高平九日

云净南山紫翠浮,凭陵绝顶望悠悠。

偶逢佳节牵诗兴,漫把芳尊遣客愁。

霜染鸦枫迎日醉,寒冲泾水带冰流。

乌纱频岸西风里,笑插黄花满鬓秋。

(0)

欲别

花时人欲别,每日醉樱桃。

买酒金钱尽,弹筝玉指劳。

归期无岁月,客路有风涛。

锦缎裁衣赠,麒麟落剪刀。

(0)

赠道者

华盖飘飘绿鬓翁,往来朝谒蕊珠宫。

几年山下阴阳鼎,尽日涧边桃李风。

野迹似云无处著,仙容如水与谁同。

应怜有客外妻子,思在长生一顾中。

(0)

淮信贺滕迈台州

凋瘵民思太古风,上贤绥辑副宸衷。

舟移清镜禹祠北,路转翠屏天姥东。

旌旆影前横竹马,咏歌声里乐樵童。

遥知到郡沧波晏,三岛离离一望中。

(0)

成名年献座主仆射兼呈同年

拂烟披月羽毛新,千里初辞九陌尘。

曾失玄珠求象罔,不将双耳负伶伦。

贾嵩词赋相如手,杨乘歌篇李白身。

除却今年仙侣外,堂堂又见两三春。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