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舟宿石门》
《归舟宿石门》全文
明 / 梁元柱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十年飘泊子,不作石门游。

何事春将暮,归帆信夜留。

明沙开素练,绝巘舞苍虬。

编诗能载酒,寻盟可狎鸥。

濯露襟逾迥,烟空界欲浮。

便堪乘小筑,吾拟借灵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期漂泊在外的人,在春天即将结束之际,终于决定踏上归途,返回石门的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归程中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织。

首联“十年飘泊子,不作石门游”,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长期离家在外,与故乡石门的久别重逢之感。十年的漂泊,让人心生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颔联“何事春将暮,归帆信夜留”,则在时间的流逝中,表达了归心似箭的心情。春天即将过去,而归舟却在夜晚停留,这种矛盾的情绪,既是对时间飞逝的无奈,也是对归途漫长的一种写照。

颈联“明沙开素练,绝巘舞苍虬”,通过描绘沙滩和山峰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明沙如白练般铺展,绝巘上苍虬起舞,动静结合,营造出一种既雄浑又和谐的画面感。

尾联“编诗能载酒,寻盟可狎鸥。濯露襟逾迥,烟空界欲浮。便堪乘小筑,吾拟借灵洲”,则是对归途中的想象与期待。编诗载酒,与鸥为伴,洗涤心灵,感受自然之美,最终找到一个静谧之地,仿佛是心灵的归宿。这一系列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寄托了他对精神家园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归途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位旅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对自然美的追求,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作者介绍

梁元柱
朝代:明

梁元柱(一五八九 — 一六三六),字仲玉,号森琅。顺德人。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拔选陕西道御史。以疏参东厂魏忠贤,忤旨夺官归里。乃构堂于粤秀山麓,颜曰“偶然”。毅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召补福建道御史。三年,监北京乡试。旋奉敕按云南,便道归省,连遭父母之丧,起补广西参议,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见罗孙耀撰墓志铭、吴元翰撰行状。清黄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顺德县志》卷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有传。
猜你喜欢

百字令.寿冯宪。是日,宴于古羊桃花下

小红开也,问韶华、今年何事春早。

尽道福星临照久,勾引东风仙岛。

一点恩光,列城生意,万物无枯槁。

圜扉深处,也应满地芳草。

却怪有脚阳春,如何移向崆峒了。

父老牵衣留不住,只有攀援遮道。

翠柏杯中,蟠桃花下,君看朱颜好。

路人遥指,他年黄阁元老。

(0)

梅实

青子累累荐几何,眉颦齿软怎消磨。

可怜只识闲滋味,不道酸心事尚多。

(0)

大雨水忧三堰决坏且念吾挺之在病无与共此忧者因走笔为问四首·其一

秋夏之交天雨水,水来不少热更多。

火光焰焰毒人肺,不惜一湿倾天河。

(0)

九里松

荷花湖上船,松影沙外渡。

松行又九里,凉藓引深步。

石桥枕溪斜,中有入山路。

意行忘屈曲,拄杖扣层户。

入门已欣然,但恐所见阻。

更须上高楼,霁影蒙薄雾。

急风层巅起,雾破山缺处。

青林一点明,炯炯白鸟度。

独坐不须禅,山水得妙悟。

(0)

挽沈提刑

金马堂堂有陆沉,斯人出处可重寻。

豸冠议论回天力,绣节平反念母心。

一代师承无别派,百年朋旧托遗音。

便当佳传磨苍翠,桐桂森然欲出林。

(0)

赠钓车道人

铁弹牵丝响钓轮,鱼竿妙与易通神。

莫将瓦卜欺天眼,误看凡夫作道人。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