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里松》
《九里松》全文
宋 / 李石   形式: 古风

荷花湖上船,松影沙外渡。

松行又九里,凉藓引深步。

石桥枕溪斜,中有入山路。

意行忘屈曲,拄杖扣层户。

入门已欣然,但恐所见阻。

更须上高楼,霁影蒙薄雾。

急风层巅起,雾破山缺处。

青林一点明,炯炯白鸟度。

独坐不须禅,山水得妙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田园风光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荷花湖上船,松影沙外渡。" 开篇即以悠然的画面展现眼前:在荷花盛开的湖面上缓缓划行,一片清凉的松影覆盖着湖岸边的沙滩,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松行又九里,凉藓引深步。" 松林延绵,诗人漫步其间,踏过那些被阳光照耀而散发清凉气息的苔藓,彷彿中带着一丝深远的意境。

"石桥枕溪斜,中有入山路。" 一座古老的石桥横跨在蜿蜒曲折的小溪上,它不仅是过往交通之所,更隐含着通向深山的道路,让人心生向往。

"意行忘屈曲,拄杖扣层户。" 诗人在大自然中漫步,不觉间已经忘却了世间的烦恼和束缚,只是在心旷神怡之间,以拐杖轻敲那些隐约可见的深邃山谷。

"入门已欣然,但恐所见阻。" 当诗人走进这片宁静的自然之境时,内心充满了喜悦,但同时也担忧着是否能真正领悟到眼前的美景而不受外界干扰。

"更须上高楼,霁影蒙薄雾。" 为了寻求更加开阔的心灵视野,诗人选择登上高楼,却发现四周被薄雾所笼罩,这正是自然与精神世界交汇之处。

"急风层巅起,雾破山缺处。" 忽然,一阵狂风吹起,将那些蒙蒙细雨般的薄雾驱散,在山间缺口处露出了清晰的景致。

"青林一点明,炯炯白鸟度。" 风过之后,青翠欲滴的树林中透出一线光明,一只洁白如雪的鸟儿穿梭其间,那种生机与宁静交织成了一幅美丽图景。

"独坐不须禅,山水得妙悟。" 诗人在这自然万物之中独自沉思,不需要通过冥想或禅定等方式,他已经从山水之间获得了深刻的领悟和精神上的满足。这是诗人对自然情感的最高颂扬,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生命与宇宙和谐统一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李石
朝代: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猜你喜欢

凤池立碑纪事

阅尽衣冠盛事图,三魁同郡古来无。

词科得隽真鸿笔,仙籍联荣总钜儒。

此日姓名辉石刻,他年步武接天衢。

浯溪更把元勋勒,藉藉休声震八区。

(0)

六月雨十一首·其七

双星今夜话绸缪,颇语人间一夜秋。

万事悠悠何预我,四方蹙蹙属之畴。

万家旁置伤心地,四水宗朝极目洲。

坐看白云栖断处,支郎酒老腊前篘。

(0)

阮郎归

碧溪风动满文漪。雨馀山更奇。淡烟横处柳行低。

鸳鸯来去飞。人似玉,醉如泥。一枝随鬓攲。

夷犹双桨月平西。幽寻归路迷。

(0)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其十三山亭

扪萝上复上,未省所历高。

忽与归鸿值,万里一羽毛。

(0)

秋江晚渡图

晚来江上鲤鱼风,十里青山一望中。

自是欲归人意急,等閒付与济川功。

(0)

次史德载韵示诸孙

我家无绛帐,贫贱人所弃。

忽闻唔咿声,老怀倍欢喜。

比邻亦惊怪,捩眼不敢睨。

先生史鱼直,自谓骨不媚。

珠玉在短褐,深藏未轻市。

而况门阀高,指不屈第二。

肯应童蒙求,为尔觉昏昧。

袖中一卷书,传之自名世。

尔幸近得师,盍勉从学志。

人品分中下,教法初无异。

采芑复采芑,我田自新美。

那似斥卤滨,弥望荒白苇。

短园围败屋,不见花药丽。

赖此小窗明,晴光开霮䨴。

日长书好读,所讲先孝悌。

泥牛共土狗,勿复事嬉戏。

后池蒲稗深,竟日群蛤吠。

也勿向池边,照影如孔翠。

低头勤笔砚,翻墨满裾袂。

男儿十四五,年纪非幼稚。

不妨笑阿翁,愦愦长如醉。

先生有雪霜,严威不汝霁。

今朝发长吟,闭门苦觅句。

老年谢丸药,殆似陈无己。

区区古人心,今人知者几。

平生颍川教,不作功名计。

但令本根在,浮华终易燬。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