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门行》
《西门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乐府曲辞

出西门,步踟蹰。相逢不作乐,当复何须。

但作乐,勿复问有无。安知家人生产当复溷吾徒。

君击筑,我和歌。请为燕市饮,旁人当奈何。

人生欲知己,结交不在多。

岂无车马客,富贵相经过。

自非名卿鲍叔牙,虽有国士谁当知。

自非名卿鲍叔牙,虽有国士谁当知。

与君重自爱,中道有别离。

区区抱苦心,可用不相疑。

(0)
鉴赏

这首《西门行》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友情、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出西门,步踟蹰”,描绘了主人公走出西门,脚步迟疑的情景,预示着即将展开的一段复杂的情感旅程。接着,“相逢不作乐,当复何须”,表达了即使在相遇时也不应过于欣喜,因为生活中的快乐往往短暂,不应过分期待。这种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但作乐,勿复问有无”,诗人建议人们应该享受当下,不必过多忧虑未来的得失。这种豁达的生活态度,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反叛,也是对个人自由和即时满足的追求。

“安知家人生产当复溷吾徒”,这句话强调了家庭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忽视身边的人和事,避免因追求虚幻的快乐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君击筑,我和歌”则描绘了一幅友人相聚、欢歌畅饮的画面,体现了友情的力量和共同创造美好回忆的重要性。

“人生欲知己,结交不在多”,诗人在此强调了真正的朋友关系比数量更为重要,只有那些能够理解和支持彼此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己。

“岂无车马客,富贵相经过”,通过对比,诗人指出真正的友谊不受财富和地位的影响,真正的知音不会因为外界的诱惑而改变。

“自非名卿鲍叔牙,虽有国士谁当知”,这里借用了历史上的典故,表达了对像鲍叔牙这样的知音的渴望,即在众多的“国士”中,能有一个真正理解自己、欣赏自己的人。

最后,“与君重自爱,中道有别离”,表达了对朋友的珍视和对可能分离的无奈,同时也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不确定性。

整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探讨了友情、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保持自我、珍惜真挚友谊的重要性。李攀龙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传达了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纪游十首·其九

自为遗老传,或入少年丛。

我已无同辈,谁能起此翁。

(0)

杂咏一百首·其五十七魏尚

塞外传烽急,云中调守难。

谁为帝言者,白发老郎官。

(0)

杂咏一百首·其六十六夏无且

秦法严堂陛,秦兵绕殿庐。

如何危急际,只有一无且。

(0)

杂咏一百首·其九十二李夫人

恍惚疑如在,缠绵爱未休。

明知已仙去,犹欲出神求。

(0)

陪始平公燕柳溪

溪光不动柳风轻,玉帐森沈拥万兵。

鸥入烟中闲自舞,鱼翻波面喜相迎。

楼船下视晴天碧,鼓吹前驱远陌清。

桃李归时应盛发,薰然和气满春城。

(0)

送吴驾部知真州

向托屏星驾,同随丞相车。

终朝容懒拙,经岁庇迂疏。

共此趋云阙,旋闻建隼旟。

江淮一都会,游刃必多馀。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