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尽衣冠盛事图,三魁同郡古来无。
词科得隽真鸿笔,仙籍联荣总钜儒。
此日姓名辉石刻,他年步武接天衢。
浯溪更把元勋勒,藉藉休声震八区。
阅尽衣冠盛事图,三魁同郡古来无。
词科得隽真鸿笔,仙籍联荣总钜儒。
此日姓名辉石刻,他年步武接天衢。
浯溪更把元勋勒,藉藉休声震八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在凤池立碑的场景,表达了对其学术成就和未来荣耀的期待。首句“阅尽衣冠盛事图”展示了诗人对历代盛世文化遗产的全面了解与领悟。接着,“三魁同郡古来无”指出这位学者在文学上有着不凡的成就,甚至可以媲美传说中的三星(天府星、文昌星、奎星)。
“词科得隽真鸿笔”赞扬其在科举考试中以精湛的文笔获得成功,“仙籍联荣总钜儒”则表明这位学者不仅个人荣耀,而且家族也因他而更加显赫。诗人进一步指出,今日他的名字将被刻石传诸后世,“他年步武接天衢”预示着其未来可能会达到更高的政治地位,与古代圣贤相媲美。
最后两句“浯溪更把元勋勒,藉藉休声震八区”则描绘了立碑仪式上的壮观场景,元勋(可能指的是某种官衔或荣誉)在浯溪被隆重宣布,每个字都显得格外庄严,声音回荡,传遍四方。
整首诗通过对学者个人成就和未来发展的赞美,展现了作者许应龙对于这位学者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光辉前程的美好祝愿。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