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堂堂有陆沉,斯人出处可重寻。
豸冠议论回天力,绣节平反念母心。
一代师承无别派,百年朋旧托遗音。
便当佳传磨苍翠,桐桂森然欲出林。
金马堂堂有陆沉,斯人出处可重寻。
豸冠议论回天力,绣节平反念母心。
一代师承无别派,百年朋旧托遗音。
便当佳传磨苍翠,桐桂森然欲出林。
这首诗是一幅深情厚谊的画面,诗人通过对金马堂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沈提刑的挽留之情。首句“金马堂堂有陆沉”,设定了一种庄重而又略带沉郁的氛围,金马堂在这里象征着一种高贵和权威的场所,而“陆沉”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
接着,“斯人出处可重寻”,诗人表达了对沈提刑才华横溢、德行高尚的赞赏,意味着沈提刑不论身在何处,都能找到他的踪迹,这里蕴含了深厚的情谊和尊敬。
第三句“豸冠议论回天力”,诗人用“豸冠”指代沈提刑,暗示其品格高尚,能够与天道相合,“议论回天力”则表明他在处理事务时能够秉持正义,不畏强权。
第四句“绣节平反念母心”,这里的“绣节”或许指沈提刑所持之物,也可能是对其品德的象征,“平反”意味着公正无私,而“念母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深切怀念,好像母亲般地关爱。
中间两句“一代师承无别派,百年朋旧托遗音”,表明沈提刑在学术或事业上的成就和传承是独特而不分流派的,同时也强调了他与诗人之间长达百年的深厚友情,以及这种友谊将被永远铭记。
末两句“便当佳传磨苍翠,桐桂森然欲出林”,诗人希望这份美好的交往能够像珍贵的玉石一般经过岁月的打磨而愈发光彩夺目,同时也期望他们的友谊如同坚韧的桐树和高洁的桂树,在世间屹立不倒,终将超越凡尘而独立于林。
清澈黄河底,乙未政和年。
坤珍阐瑞,运符五百间生贤。
日暖曲江花柳,鼎沸韶春弦管,尺五是青天。
殊宠逢熙载,吉梦送真仙。承盛德,公故国,庆双全。
行看旌钺紫泥,丹诏下苕川。
多祝多男多寿,长愿长安长乐,剑履玉宸前。
蕙炷紫琳馆,丹笔蕊珠篇。
天地气将肃,秋冬候欲交。
眷兹万木落,感我双鬓彫。
悠然清兴动,与客共登高。
有岩号景星,万仞连云霄。
一览快心目,宁辞杖履劳。
但恨无酒量,一举如沃焦。
仍恨无坐客,可继五柳陶。
且拚风帽落,聊醉菊花朝。
晚日转云头,长空收雨脚。
稍觉暑气清,独坐倾桑落。
兴来或醉吟,接䍦还倒著。
胸中了无忧,事事俱脱略。
缅怀我友朋,踪迹东西各。
几欲往从之,恨被微官缚。
此来得夫子,臭味颇相若。
倾盖便论心,开怀不我却。
新诗一何工,清思渺寥廓。
才如李杜雄,句压曹刘弱。
顾我志意衰,笔力不如昨。
明时百无用,正恐填沟壑。
公馀幸少闲,对酒且深酌。
拭目看诸公,衮衮登台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