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鲜于帅三首·其二》
《送鲜于帅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吴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时事牵连卒未休,三边烽火又惊秋。

养鹰未得鹰扬力,豢虎终怀虎视忧。

面势只缘前局误,肘方合向古人求。

玉关不是无兵守,上策人心要急收。

(0)
注释
时事:指当时的国家大事或政治形势。
牵连:关联、影响。
卒:最终、到底。
休:停止。
三边:古代对边疆的泛称。
烽火:古代传递战争信息的信号。
惊秋:使秋天感到惊慌。
鹰扬力:比喻人的勇猛或能力。
豢虎:饲养老虎。
虎视忧:像老虎一样窥视,充满警惕和担忧。
面势:当前的形势。
前局:先前的布局或决策。
误:错误。
肘:比喻关键的时机或策略。
古人:历史上的贤明之人,借以寻求智慧。
求:寻找、寻求。
玉关:古代边关,这里指边防。
无兵守:没有足够的兵力防守。
上策:最好的策略。
人心:众人的思想和意志。
急收:紧急集结或统一。
翻译
时事纷扰不断,边境战火又在秋季点燃。
训练的鹰尚未展现出力量,笼中的老虎始终怀着窥伺的忧虑。
局面的困境源于先前的决策失误,如今应效仿古人寻求对策。
玉门关并非无人防守,关键在于人心的团结和紧急行动。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词人吴泳的作品,名为《送鲜于帅三首(其二)》。诗中反映了当时边疆战争频发、国防吃紧的紧张气氛,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将领能力的期许。

"时事牵连卒未休,三边烽火又惊秋。" 这两句描绘了战乱连年不断,边疆动荡不安的局面,"三边"通常指北方边境,"烽火"是战争的象征,表达出战争带来的恐慌和紧张。

"养鹰未得鹰扬力,豢虎终怀虎视忧。" 这两句通过养鹰和豢虎来比喻国力的积累与使用,强调要有足够的力量才能应对外部威胁,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实力不足的担忧。

"面势只缘前局误,肘方合向古人求。" 这两句则是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教训,强调要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从而在当前危机中寻找解决之道。

"玉关不是无兵守,上策人心要急收。" 最后两句提到边关(玉关)并非无军驻守,而是强调需要迅速稳定人心,采取上策来应对紧急局势。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安全的担忧,以及对于将帅能力的期待。

作者介绍

吴泳
朝代:宋   字:叔永   籍贯:潼川   生辰: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

吴泳(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再过霍州

此地吾尝治,风尘几度游。

道随汾水折,云拥霍山浮。

昔往黄梅雨,今来白雁秋。

萍踪倦行役,何处是沧洲。

(0)

杂意·其四

灼灼槛中花,日结红芳友。

惜此妍丽资,隳折佳人手。

幽草涧边生,春发秋还荣。

三叹牺牛身,使我泪沾缨。

(0)

春晓

薄晓鸠声初睡起,山光半落竹门开。

清风茗碗蒲团静,细雨春盘菜甲堆。

(0)

山居一首僧廉一清过访作赠

过晨睡起发鬅髺,雨后茅檐树色增。

下榻裹巾开药灶,敲门看竹有山僧。

(0)

思贤书院十首·其十漱芳亭

芳意满幽亭,石池流水活。

沙头群鸥来,槛外双峰落。

(0)

夜访吾舍人廷介留酌

白首相看笑语同,满楼秋色坐来空。

瓶开美酒晚留我,心到古人今有公。

一夜好诗灯晕里,十年旧梦雨声中。

故山风物浑无恙,还结茅茨八九弓。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