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前落叶拥高秋,谬使人推隐者流。
背有微暄念天子,手无漫刺渎诸侯。
老知丝竹殊堪赖,远为儿孙未免忧。
身后算应忧未了,且来拂壁画丹丘。
檐前落叶拥高秋,谬使人推隐者流。
背有微暄念天子,手无漫刺渎诸侯。
老知丝竹殊堪赖,远为儿孙未免忧。
身后算应忧未了,且来拂壁画丹丘。
这首诗是明代画家沈周的《睡起自遣》,描绘了诗人秋日清晨醒来后的闲适与感慨。首句“檐前落叶拥高秋”以落叶渲染出深秋的寂寥氛围,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次句“谬使人推隐者流”表达了对自己被误认为隐逸之人的自嘲,流露出一丝无奈。
第三句“背有微暄念天子”,透露出诗人虽然身处民间,但仍关心国家社稷,对天子有所挂念。然而,“手无漫刺渎诸侯”又表明他并未涉足官场,保持着清高的态度。第四句“老知丝竹殊堪赖”表达了年老体衰时音乐成为心灵的慰藉,而“远为儿孙未免忧”则流露出对子孙未来的担忧。
最后两句“身后算应忧未了,且来拂壁画丹丘”表达了诗人意识到,即使忧虑重重,生前的忧虑恐怕还未消解,只能暂且放下,通过绘画来寄托情感,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寄情于艺术之中,向往着逍遥自在的仙境——丹丘。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沈周在隐逸生活中的复杂心境,既有对国家的忧虑,也有对个人生活的自省和对艺术的热爱。
零陵断石青如天,七星下贯寒蛟泉。
神诃鬼护万万古,中有处士西台篇。
台前月色为君好,断港驰啼蕙花老。
酪瓶羊炙试招魂,一片丹心向晴昊。
邯郸枕冷泰山秋,海树不著人家愁。
晞发阳阿向天籁,凤凰作使追灵脩。
紫雾黄尘窥下土,清都仙人半空语。
汶楸十九春鬼长,玉鸡吐绶闱扶桑。
浪溅轻绡,烟浮素缕,若耶彷佛堪寻。
溪畔浣纱人在,倚徙花阴。
秋波接春水,更临风、却似慢沉吟。
还恐被、风吹欲湿,小束双襟。
绮窗内,绣床畔,念此时眉际,未有愁侵。
只想苏台月晓,香径春深。
自与大夫别后,可曾重捧旧时心。
多应向、水晶帘下,几度停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