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滕非无具,全凭马识途。
丹丘浑咫尺,翠霭半虚无。
万仞飞云迥,三峰上界孤。
何因跨黄鹄,缥缈叩玄都。
济滕非无具,全凭马识途。
丹丘浑咫尺,翠霭半虚无。
万仞飞云迥,三峰上界孤。
何因跨黄鹄,缥缈叩玄都。
这首诗描绘了对罗浮山的向往与想象。首句“济滕非无具,全凭马识途”以“济滕”暗喻前往罗浮山的旅程,强调了“马识途”的重要性,即寻找正确的路径。接着,“丹丘浑咫尺,翠霭半虚无”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罗浮山描绘得仿佛近在咫尺,却又笼罩在一片朦胧的翠色烟雾之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遥远的氛围。
“万仞飞云迥,三峰上界孤”进一步渲染了罗浮山的高峻与独特,云雾缭绕的山峰仿佛与天相接,显得孤独而超凡脱俗。最后,“何因跨黄鹄,缥缈叩玄都”表达了诗人渴望能够像黄鹄一样飞翔,穿越云雾,到达那神秘的玄都,暗示了对罗浮山深邃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罗浮山的壮丽与神秘,以及诗人内心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自笑客行久,我行定几时。
绿杨已可折,攀取最长枝。
翩翩弄春色,延伫寄相思。
谁言贵此物,意愿重琼蕤。
昨梦见惠连,朝吟谢公诗。
东风引碧草,不觉生华池。
临玩忽云夕,杜鹃夜鸣悲。
怀君芳岁歇,庭树落红滋。
启鉴悠悠两鬓苍,病来心绪易凄凉。
知音不到吟还懒,锁印开帘又夕阳。
桂枝新下月中仙,学海词锋誉蔼然。
文阵已推忠信甲,穷波犹认孝廉船。
清标称住羊车上,俗韵惭居鹤氅前。
共许逢蒙快弓箭,再穿杨叶在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