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淡淡水漫漫,人日晴晖减旧寒。
卜岁应知民事泰,乐天宁怨路行难。
酒杯入夜邀新月,箫管乘风过远滩。
二十三回来往惯,真能一一数江干。
春光淡淡水漫漫,人日晴晖减旧寒。
卜岁应知民事泰,乐天宁怨路行难。
酒杯入夜邀新月,箫管乘风过远滩。
二十三回来往惯,真能一一数江干。
此诗描绘了人日之日,春光淡雅,水波轻漫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首句“春光淡淡水漫漫”便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春光柔和,水面广阔,为全诗奠定了清新脱俗的基调。
接着,“人日晴晖减旧寒”一句,巧妙地将人日与天气变化联系起来,暗示着春天的到来,旧寒逐渐消散,晴朗的阳光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和希望。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新生活的期待与喜悦。
“卜岁应知民事泰,乐天宁怨路行难”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认为,无论生活如何艰难,只要心中有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就能克服一切困难。这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下半部分,“酒杯入夜邀新月,箫管乘风过远滩”描绘了一幅夜晚饮酒赏月、吹奏箫管的浪漫场景。诗人借酒和音乐,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寄托了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最后,“二十三回来往惯,真能一一数江干”两句,以日常的往返行程为喻,强调了生活的规律性和稳定性。诗人通过这种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传达了对平凡生活的珍惜和满足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智慧的独到见解。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晨登谷城山,祇谒黄石祠。
偶展瓣香敬,遽兴千载思。
忆当秦运否,天地发杀机。
龙蛇起平陆,靖者当属谁。
惟公挺灵异,治乱能前知。
圮下书一篇,文义何奥奇。
子房获亲授,竟为帝者师。
汉兴仇已复,勋业高巍巍。
后来握兵人,遵用靡敢违。
功效著千古,岂但被当时。
圣朝重褒祀,春秋陈礼仪。
神灵谅昭假,赐福无终期。
畴昔过兹乡,驻马望龟石。
蹉跎两鬓华,始作登临客。
是时冬向深,气候未萧瑟。
追随得良友,周览访奇迹。
浮云散轻阴,日霁见海色。
千岩含暮景,湖影浸空碧。
郊原纷绮错,左右罗第宅。
向来多贤豪,声誉何籍籍。
良辰作佳游,此地几登历。
我来一感慨,俯仰视今昔。
落日松风生,迟回景将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