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家何在,溪边百尺台。
句追唐甫白,词鄙汉邹枚。
此士诚高遁,诸公谩挽推。
因过问消息,几日送诗来。
孺子家何在,溪边百尺台。
句追唐甫白,词鄙汉邹枚。
此士诚高遁,诸公谩挽推。
因过问消息,几日送诗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寄公择兼问讯季益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询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公择和季益的关心。他提到“孺子家何在”,暗示了对友人家乡或居所的好奇,接着描述了一处溪边的百尺高台,可能是友人的居所或他们共同的文化记忆。诗人称赞友人的诗歌才华,认为其风格可以媲美唐代的杜甫和白居易,但又指出其语言朴素,不尚华丽,如同汉代的邹阳和枚乘。
诗人认为公择确实是一位高洁之人,选择隐逸生活,对于外界的推崇并不在意。他借此机会过访,顺便询问友人的近况,并期待能尽快收到他们的新诗。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
居为腐儒愁素飧,闲日思饮思茹荤。
朝将染指谁氏鼎,暮拟猎酒何人门。
比来郇厨得缘入,腥膻苦压肠胃昏。
偶忆吴酸故乡昧,不觉涎流满襟袂。
醋芹堆盘一寸长,咸蒌积瓮半年计。
将来可洗肥羜肠,无奈邮筒远难致。
一生食籍知几何,欲问司籍防遭诃。
鸡猪鱼蒜逢便吃,鼹鼠那得乾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