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落归云底,帆飞夕照间。
起予为白社,极目是西山。
芦雪新须鬓,枫丹昔面颜。
炊迟饿已惯,酒贵醉能悭。
棹落归云底,帆飞夕照间。
起予为白社,极目是西山。
芦雪新须鬓,枫丹昔面颜。
炊迟饿已惯,酒贵醉能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即将抵达豫章时的情景。"棹落归云底"写船行之轻快,仿佛融入了傍晚的云层中;"帆飞夕照间"则展现了夕阳映照下的帆影,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起予为白社"表达了诗人对豫章友人的期待和相聚的喜悦,"极目是西山"则暗示了目的地的山水之美。
"芦雪新须鬓"通过芦花和白雪的意象,暗示时光流转,诗人自己也有了些许白发;"枫丹昔面颜"则回忆起昔日容颜,流露出岁月催人老的感慨。"炊迟饿已惯"表达了旅途劳顿,但诗人早已习惯;"酒贵醉能悭"则以酒为媒介,表达对暂时忘却烦忧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情于事,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变化和对未来的期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淡泊的情感色彩。
胶扰劳生,待足后、何时是足。
据见定、随家丰俭,便堪龟缩。
得意浓时休进步,须知世事多翻覆。
漫教人、白了少年头,徒碌碌。谁不爱,黄金屋。
谁不羡,千钟禄。奈五行不是,这般题目。
枉费心神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
也不须、采药访神仙,惟寡欲。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采茶非采菉,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
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
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
猱攫须髯古,蛟龙窟宅尊。
羲和冬驭近,愁畏日车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