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池光里巧传神,上下相辉一样真。
黠蚁根头行识路,狂蜂叶底去随人。
飘来不冷胭脂雪,落尽犹香锦绣尘。
更把清平旧时调,翻成一阕《沁园春》。
碧池光里巧传神,上下相辉一样真。
黠蚁根头行识路,狂蜂叶底去随人。
飘来不冷胭脂雪,落尽犹香锦绣尘。
更把清平旧时调,翻成一阕《沁园春》。
这首明代诗人张淮的《牡丹百咏(其十九)》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牡丹花景。首句“碧池光里巧传神”,以碧绿的池水映衬牡丹的神韵,展现出花朵在水中倒影的灵动之美。次句“上下相辉一样真”进一步强调了牡丹花的色泽鲜艳,无论是实体还是倒影都同样真实动人。
第三句“黠蚁根头行识路”,通过蚂蚁爬行的细节,暗示牡丹花吸引着昆虫来访,赋予了花儿生机与活力。第四句“狂蜂叶底去随人”则描绘了蜜蜂被花香吸引,忙碌地穿梭于花丛中的景象,表现了牡丹的魅力。
第五句“飘来不冷胭脂雪”,将花瓣比喻为冷艳的胭脂雪花,形象地描绘了牡丹花的娇艳和轻盈。最后一句“落尽犹香锦绣尘”,即使花瓣凋零,香气依然弥漫,如同锦绣般华美,余香犹存。
全诗以牡丹为主题,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牡丹的美丽、生机和高雅气质,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最后,诗人还将这份情感融入到《沁园春》这一词牌中,增添了别样的艺术韵味。
昔与奉常辈,丹青耽妙年。
披图且览句,抚慨心茫然。
壶仙胸宇丹青府,燕赵归来隘吴楚。
襄阳逸法诉荆关,海岳风流雄万古。
自缘宿契海岳情,云烟浩荡穷沧溟。
山浮群树清濑远,雨洗半峰孤塔明。
湿岚馀霭纷夏绿,墅渚轻风散凫鹜。
移家愿卜水云坳,长竿独倚清溪曲。
奉常高弟俊彦流,泮水横经今几秋。
鹅湖秀色赋真赏,对此宛卧沧江幽。
画意非苟精,神情会应少。
落月秋空江海思,浪拟浮槎度林杪。
北海高风须力追,清衿气吐云烟姿。
曹刘沈谢兴莫比,溟鲲一跃凌天池。
西峰塔影连青汉,天半铃声度飞雁。
朝散灵花世界香,夜悬灯火星河烂。
此僧年少著袈裟,手持木杖口楞伽。
身寄空门如槁木,心将秋水植莲花。
两峰宴坐谈空寂,何事家山动遥忆。
定里啼乌返哺声,别时春草忘忧色。
学道由来不顾乡,道成应复念高堂。
衲衣暂借斑斓舞,寿酒唯倾般若汤。
清风溪上回轻舸,红叶吹霜向人堕。
愿结三生石上期,只恐他生复无我。
此别悠悠几日逢,回风暮雨送行踪。
孤云野鹤悠悠去,目断金鳌一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