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将在堂,君子尚行役。
行役无归期,愁思向谁说。
明月上帘来,光流玉镜台。
含情属明月,莫更入罗帷。
蟋蟀将在堂,君子尚行役。
行役无归期,愁思向谁说。
明月上帘来,光流玉镜台。
含情属明月,莫更入罗帷。
这首清代吴德旋的《蟋蟀》描绘了一幅秋夜思人的画面。首句“蟋蟀将在堂”以虫鸣起兴,暗示季节更迭和时光流转,同时也烘托出主人公的孤独。接下来的“君子尚行役”点出主人公的身份——君子,他因公务在外,无法回家,流露出深深的忧虑。“行役无归期,愁思向谁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内心的苦闷,无人倾诉的无奈之情。
后两句“明月上帘来,光流玉镜台”通过明亮的月光照进室内,映照在镜子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寂寥的氛围。诗人将情感寄托于月光,借月表达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含情属明月,莫更入罗帷。”他希望月亮能将自己的情意传达给远方的人,但又担心月光不应再进入内室打扰到对方,这体现了诗人对对方的体贴与深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展现了清人吴德旋在行役中的愁思与期待,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