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江朱长卿挽诗·其二》
《九江朱长卿挽诗·其二》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江番相望两年馀,度度书来有壮图。

安已弹筝思海道,武空鸣剑说伊吾。

公閒未久骑鲸去,我远先惭倩雁无。

宿草不知秋几度,衰年何计奠生刍。

(0)
鉴赏

这首挽诗《九江朱长卿挽诗(其二)》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首联“江番相望两年馀,度度书来有壮图。”描绘了两人相隔江水,遥相思念的情景。诗人回忆起过去两年间,对方频繁寄来的书信中充满了雄心壮志和远大理想,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颔联“安已弹筝思海道,武空鸣剑说伊吾。”进一步展现了逝者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他或是在弹筝时思绪飘向遥远的海道,或是手持宝剑,谈论着伊吾之地的故事,这些细节生动地勾勒出逝者热爱生活、充满激情的形象。

颈联“公閒未久骑鲸去,我远先惭倩雁无。”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离世的惋惜与哀痛。逝者在短暂的闲暇之后,如同骑鲸般离开了人世,而诗人自己却因距离遥远,无法亲自表达哀思,只能遗憾地感叹连传递哀思的使者——雁也无法找到。

尾联“宿草不知秋几度,衰年何计奠生刍。”则抒发了诗人对逝者长久离世的感慨以及对如何寄托哀思的无奈。逝者墓上的野草不知经历了多少个秋天,而自己已是年老体衰,不知道如何才能以生刍(一种祭祀用的草)的形式,表达对逝者的悼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情厚谊,以及面对生死离别的无奈与哀愁,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送张秀才北上时将赴海

身逐征帆赴海涯,道逢行李问京华。

涓人解致燕王马,卜史工占蜀客槎。

冠盖早朝星在树,管弦春宴月当花。

盛时繁丽应如昨,把酒闻莺肯忆家。

(0)

岳阳中秋值安南贡使因怀旧游

洞庭秋气满龙堆,为客偏惊节序催。

铁笛乍闻云外过,琼楼应傍月中开。

越裳重译三年至,溟海浮槎八月来。

忽忆旧游今万里,天涯长见雁飞回。

(0)

浣溪沙

钗燕衔将缥缈春。十分春恨入眉频。

粉绵休拭镜奁尘。

葱指试拈琼管怯,绣衾翻与兽炉亲。

为题闺怨定愁人。

(0)

木兰花慢

笑平生幻惑,遇牢落,物华秋。

对世路羊肠,人心虿尾,刚变为柔。

纷纭战酣白蚁,向槐檀、影里觅封侯。

一觉黄粱未熟,百年光景都休。推求。

往古来今,成底事,尽何楼。

勘富贵浮云,功名画饼,身世浮沤。

分明眼底见假,便一刀、两段不随流。

跃出迷津欲浪,月明沧海归舟。

(0)

鸣鹤遗音.苏武慢·其十二并序

君实园中,尧夫窝内,独乐正同安乐。

维水泱泱,予怀渺渺,西望每思伊洛。

草色随车,花香袭屦,风景至今犹昨。

被杜鹃、啼破天津,便觉市朝萧索。

谁复见、万古龙门,三春桃浪,冲岸紫鳞争跃。

月到风来,水流山在,安得二贤同酌。

心上经纶,鉴中治乱,叹息九原难作。

笑红尘、逐利争名,总是蝇头蜗角。

(0)

早春对雨寄怀张外史

林卧苦泥雨,忧来不可绝。

掀帷望天际,春风吹木末。

飞萝散成雾,细草绿如发。

念子独高世,南山修隐诀。

抚弄无弦琴,招邀青天月。

神安形不彫,迹高行自洁。

思之不可见,饥渴何由歇。

愿为鸾鹄翔,南游拂松雪。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