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筠溪八景诗·其六设僧龙湫》
《筠溪八景诗·其六设僧龙湫》全文
宋 / 陈著   形式: 七言律诗

金猊擅艺宝筵开,蓬海真僧驾雾来。

讲透精光图上点,默收尘火座閒埋。

钵龙静听金风细,幢鹤惊闻唳月哀。

莫道洞深无兴会,莲花朵朵水晶台。

(0)
注释
金猊:古代香炉的美称,象征贵重和神圣。
蓬海:神话中的仙山,此处指僧人的来处。
精光:佛法中的智慧光芒。
莲花:佛教象征纯洁和觉悟,常用来比喻佛法。
翻译
金猊炉中艺术精湛,宴席因之更显尊贵,真正的僧人乘云而来。
他深入讲解佛法,如图上点点精光,默默收起尘世烦恼,静坐修行。
僧人的木鱼声与秋风轻轻共鸣,经幡在月光下显得凄凉。
不要说洞府幽深无趣,其实每一步都有佛法的体验,如同莲花盛开在水晶般清澈的台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禅意盎然的画面。首句“金猊擅艺宝筵开”以金猊炉燃烧香料,象征着佛事活动的庄重与奢华,宴席的开启预示着僧人的重要来访。"蓬海真僧驾雾来"则运用神话色彩,形容僧人如仙人般从远方而来,神秘而尊贵。

接下来的诗句“讲透精光图上点,默收尘火座閒埋”描述了僧人在讲解佛法时,智慧之光照亮了画卷般的经文,他静静地沉浸在修行中,将世俗烦恼视为尘火,予以超脱和遗忘。

“钵龙静听金风细,幢鹤惊闻唳月哀”通过龙和鹤的意象,进一步渲染出宁静祥和的氛围,僧人的讲经使得连龙和鹤都为之倾听,月夜下的鹤鸣更显悲凉,增添了诗意的深度。

最后,“莫道洞深无兴会,莲花朵朵水晶台”表达了诗人对僧人佛法修为的赞叹,暗示在深邃的佛法世界里充满了无尽的智慧和领悟,犹如莲花盛开于清澈的水晶台上,美不胜收。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僧人讲经的场景,展现了禅宗的意境和修行者的高洁,富有哲理和艺术美感。

作者介绍
陈著

陈著
朝代:宋   字:谦之   号:本堂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你喜欢

罗巨济辟学之西序为轩以奉板舆之乐余名之曰难老轩

龟息六用藏,禽戏两翼张。

俯仰何自苦,要与宇宙长。

深山具灶火,煮沙烹硫黄。

此又出下策,中乾外徒强。

我有不朽计,事具泮水章。

佳哉罗江东,意师张曲江。

重席坐日永,脱屦来雁行。

举盏醉六经,抵掌谈三王。

青云去一蹴,寿域开八荒。

始知吾道中,大有却老方。

以此施其母,何疑寿而康。

煌煌忘忧花,秀色迎朝阳。

愿子多酿酒,容我时登堂。

(0)

送罗巨济北归

君才可从六龙飞,便合超腾向日畿。

曾使诸生馆下立,又骑一马醉中归。

江山得助云蒸笔,桃李不言春上机。

归去来园花似海,子行吾且闭柴扉。

(0)

七月一日夜坐观星

半夜凉生过雨初,起迎秋色扫庭除。

西牛东女经年会,北客南风一笑疏。

乾鹊悲鸣桥渡汉,龙泉腾跃气凌虚。

盆池水面萤飞过,上下天星总一如。

(0)

灯花

兰釭和气散氤氲,忽作元珠吐穗新。

膏脉破芽非藉手,敷芳成艳不关春。

疑猜海角天涯事,搅乱衾寒枕冷人。

我欲生怜心燄上,何妨好客致清贫。

(0)

春归五首·其五

平畴交绿蔼成阴,梅豆初肥酒味新。

门外好禽情分熟,不知春去尚啼春。

(0)

和颜长官百咏·其九客路

屈指秋风与雁期,阳关西去到何时。

侧身一望肠堪断,天似穹庐碧四垂。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