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猊擅艺宝筵开,蓬海真僧驾雾来。
讲透精光图上点,默收尘火座閒埋。
钵龙静听金风细,幢鹤惊闻唳月哀。
莫道洞深无兴会,莲花朵朵水晶台。
金猊擅艺宝筵开,蓬海真僧驾雾来。
讲透精光图上点,默收尘火座閒埋。
钵龙静听金风细,幢鹤惊闻唳月哀。
莫道洞深无兴会,莲花朵朵水晶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禅意盎然的画面。首句“金猊擅艺宝筵开”以金猊炉燃烧香料,象征着佛事活动的庄重与奢华,宴席的开启预示着僧人的重要来访。"蓬海真僧驾雾来"则运用神话色彩,形容僧人如仙人般从远方而来,神秘而尊贵。
接下来的诗句“讲透精光图上点,默收尘火座閒埋”描述了僧人在讲解佛法时,智慧之光照亮了画卷般的经文,他静静地沉浸在修行中,将世俗烦恼视为尘火,予以超脱和遗忘。
“钵龙静听金风细,幢鹤惊闻唳月哀”通过龙和鹤的意象,进一步渲染出宁静祥和的氛围,僧人的讲经使得连龙和鹤都为之倾听,月夜下的鹤鸣更显悲凉,增添了诗意的深度。
最后,“莫道洞深无兴会,莲花朵朵水晶台”表达了诗人对僧人佛法修为的赞叹,暗示在深邃的佛法世界里充满了无尽的智慧和领悟,犹如莲花盛开于清澈的水晶台上,美不胜收。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僧人讲经的场景,展现了禅宗的意境和修行者的高洁,富有哲理和艺术美感。
龟息六用藏,禽戏两翼张。
俯仰何自苦,要与宇宙长。
深山具灶火,煮沙烹硫黄。
此又出下策,中乾外徒强。
我有不朽计,事具泮水章。
佳哉罗江东,意师张曲江。
重席坐日永,脱屦来雁行。
举盏醉六经,抵掌谈三王。
青云去一蹴,寿域开八荒。
始知吾道中,大有却老方。
以此施其母,何疑寿而康。
煌煌忘忧花,秀色迎朝阳。
愿子多酿酒,容我时登堂。
君才可从六龙飞,便合超腾向日畿。
曾使诸生馆下立,又骑一马醉中归。
江山得助云蒸笔,桃李不言春上机。
归去来园花似海,子行吾且闭柴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