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涧阿松,冰雪何青青。
千岁已枯死,流膏生茯苓。
虽无岁寒姿,气味犹典刑。
尘土久埋没,谁能验仙经。
置君药笼中,傥可延年龄。
亭亭涧阿松,冰雪何青青。
千岁已枯死,流膏生茯苓。
虽无岁寒姿,气味犹典刑。
尘土久埋没,谁能验仙经。
置君药笼中,傥可延年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与凋敝并存的自然景象。"亭亭涧阿松,冰雪何青青"两句以鲜明的对比手法,展示了山涧间松树依旧苍翠、冰雪尚未融化的画面。紧接着的"千岁已枯死,流膏生茯苓"则透露出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界中生命力与衰败并存的主题。
诗人通过这两组对比强调了即使在严寒之中,生命力的顽强与生长。"虽无岁寒姿,气味犹典刑"表明尽管松树没有显现出应有的冬日风貌,但其内在的质地和香气依旧如同古籍中的记载。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诗人对传统文化认知与尊崇的体现。
接下来的"尘土久埋没,谁能验仙经"则转向了哲学与神秘主义的思考。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时间的长河中,多少珍贵的知识和智慧被尘封,谁又能够解读那些古老的仙道典籍呢?
最后两句"置君药笼中,傥可延年龄"则是对朋友李丈尚的一种祝愿,将他比作药材,希望能通过某种方式延长他的寿命。这不仅是一种友情的寄托,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永恒价值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哲思,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情感与丰富的文化内涵。
轻红如杏素遮梨,直似佳人照碧池。
已是化工教艳绝,莫嫌青帝与开迟。
烟滋绰约明双脸,雨借夭饶入四脂。
西蜀有名须得地,琼林高压百花奇。
离别始十日,已若十岁长。
行行见新月,泪下不成行。
念我一身出,万里使临湟。
王命不得辞,上马犹慨慷。
一日不见君,中怀始徊徨。
我行朔方道,风沙杂冰霜。
朱颜最先黧,绿发次第苍。
腰带减旧围,衣巾散馀香。
邮亭苦夜永,灯火寒无光。
独歌使谁和,孤吟讵成章。
辗转不得寐,感极还自伤。
思君知何如,百语不一详。
胡雁方南飞,玉音未可望。
愿君爱玉体,日看庭树芳。
欲知归期蚤,东风弄浮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