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金溪十载馀,郊斋犹忆识荆初。
吟诗坛远旗频偃,执法台高席屡虚。
闽峤衣冠千里梦,蜀川兵革几封书。
花篱竹径寻常地,惭愧先生问卜居。
一别金溪十载馀,郊斋犹忆识荆初。
吟诗坛远旗频偃,执法台高席屡虚。
闽峤衣冠千里梦,蜀川兵革几封书。
花篱竹径寻常地,惭愧先生问卜居。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的《次韵答见素先生》。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多年未见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相识的怀念。首联“一别金溪十载馀,郊斋犹忆识荆初”点明了与友人分别已久,但对初次相识的场景仍记忆犹新。颔联“吟诗坛远旗频偃,执法台高席屡虚”运用比喻手法,将友人的才华比作远去的旗帜,虽已偃息,但其影响力仍在;同时以执法台象征友人的公正与威严,虽席位空虚,但其精神永存。颈联“闽峤衣冠千里梦,蜀川兵革几封书”描绘了友人在远方的境遇,无论是身在福建还是四川,都饱受战乱之苦,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的关切和同情。尾联“花篱竹径寻常地,惭愧先生问卜居”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琐事的关注,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更好地帮助友人的歉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著书不为千年计,直借陈编压奇气。
出门不逐万古愁,聊上高阁开吟眸。
天桥楼前一杯酒,昨日苦思今在手。
我能饮,君能留,三十莫抱二十忧。
识君二十年尚少,屈指十年君未老。
眉痕鬓影未减青,一色绿衫同似草。
盈楼饮客我独眠,未饮满掷青铜钱。
座中谁识两少年,江南江北无一田。
尊深酒熟莫更催,头上一云红覆杯。
休嫌饮尽众宾散,伴客时有春禽来。
城门楼上春阳满,一鸟啭春声缓缓。
城西山色影接天,极视惟愁目光短。
今日白昼饮,复胜清宵吟,百壶虽尽意不尽。
两客所喜皆同心,醉颜时红亦时白。
一市围观不相识,颇说近来无此客。
《二月二十三日复与汪大上天桥饮醉歌》【清·洪亮吉】著书不为千年计,直借陈编压奇气。出门不逐万古愁,聊上高阁开吟眸。天桥楼前一杯酒,昨日苦思今在手。我能饮,君能留,三十莫抱二十忧。识君二十年尚少,屈指十年君未老。眉痕鬓影未减青,一色绿衫同似草。盈楼饮客我独眠,未饮满掷青铜钱。座中谁识两少年,江南江北无一田。尊深酒熟莫更催,头上一云红覆杯。休嫌饮尽众宾散,伴客时有春禽来。城门楼上春阳满,一鸟啭春声缓缓。城西山色影接天,极视惟愁目光短。今日白昼饮,复胜清宵吟,百壶虽尽意不尽。两客所喜皆同心,醉颜时红亦时白。一市围观不相识,颇说近来无此客。
https://shici.929r.com/shici/EDmVL.html
张公子,佩玉环,意气凌云体自閒。
玉环连蜷若明月,盈盈三五无亏缺。
衣边结响胜鸣珰,剑里回容轻佩玦。
半面初辞钩弋宫,全身正奉咸阳阙。
婉婉规中度,悠悠象外悬。
玉以铭文德,环以喻周旋。
丈夫缨组横九州,心似明珠烂不收。
璇玑斗宿光常满,钟鼎江河意欲流。
九蓬辽叟乘风转,韦约西门绕指柔。
非是驰情怀尺璧,直因托意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