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吴山人》
《赠吴山人》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渊明酒以逃,陆羽乃茶癖。

千载两高人,同心不同迹。

山人鸿渐流,有具随我适。

采新试名泉,吾山屡为客。

水火自成功,居然得真液。

细啜对山僧,永此风月夕。

山人竹为垆,曾赏王友石。

九原谁起之,邀君共坛席。

泉流茗复春,山人眼长碧。

我歌柴桑词,把酒一浮白。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赠吴山人》。诗中描绘了两位高人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通过对比陶渊明饮酒和陆羽嗜茶的故事,展现了千载以来文人雅士对于自然与生活的独特理解。

首句“渊明酒以逃,陆羽乃茶癖”巧妙地将陶渊明与陆羽的形象引入,前者以酒寄托隐逸之情,后者则以茶品味人生哲理,两者虽同为高人,却在生活方式上形成了鲜明对比。接下来,“千载两高人,同心不同迹”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精神共鸣与个性差异,体现了诗人对古人精神境界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山人鸿渐流,有具随我适”中的“山人”指的就是吴山人,这里借用《茶经》作者陆羽的别号“鸿渐”,表达了吴山人如同陆羽一样,追求茶道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采新试名泉,吾山屡为客”则描绘了吴山人亲自采摘新茶,品尝名泉之水,多次造访诗人所在之地的情景,体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与共同的兴趣爱好。

“水火自成功,居然得真液”点明了茶道的核心——通过水火的调和,最终得到茶的真味。这不仅是对茶艺的赞美,也是对吴山人品性和精神境界的高度肯定。“细啜对山僧,永此风月夕”则描绘了吴山人在月光下细细品味茶香,与山僧共享宁静夜晚的画面,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心灵相通的意境。

“山人竹为垆,曾赏王友石”进一步展示了吴山人的生活环境与审美情趣,竹制的茶炉与赏石的雅好,都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品质的讲究。“九原谁起之,邀君共坛席”表达了诗人对吴山人邀请自己一同参与茶会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逝去时光与美好记忆的怀念。

最后,“泉流茗复春,山人眼长碧”描绘了泉水潺潺、茶香四溢的春日景象,以及吴山人眼中永远保持清澈与生机勃勃的状态,象征着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我歌柴桑词,把酒一浮白”则是诗人以陶渊明的诗句为灵感,与吴山人举杯畅饮,共同享受这份来自自然与心灵深处的愉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山人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世界,以及与诗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诘旦思之世岂有不押之韵辄和北山十首·其十龟

未必灵于己,徒令厌我龟。

元君虚见梦,太卜不能知。

偶活因涂尾,宁饥勿朵颐。

会携渠与鹤,海上访安期。

(0)

试笔二首·其一

商山昔有卑辞召,傅野今无审象求。

世态众狙更喜怒,市声百鸟各喧啾。

力耕且趁农东作,懒出难陪知北游。

九万里天浑是月,夜深无伴独登楼。

(0)

居厚弟诗将活鹿寿余次韵一首

从猎曾陪汉建章,肄歌遣寿鲁灵光。

山林放去全渠性,町疃归来获此祥。

却笑缋皮资少府,底须折角向朝堂。

残年不作蕉中梦,得丧冥心付一觞。

(0)

孟夏汎方湖得同字

长笛横吹露满空,柂行浑不辨西东。

岸回初见遥峰出,浦尽新疏别港通。

月照鹭身明石畔,风翻萤影没荷中。

书生此乐关时命,叹息无因夜夜同。

(0)

和赵吉州三首·其三

今代庐陵牧,苍生属意深。

胸中丝补衮,肘后药成金。

仆自操齐瑟,公宜和舜琴。

篝灯精舍里,何日共论心。

(0)

和林太渊二首·其一

端人舌本钝如槌,自画村眉不入时。

门巷张罗宾客少,车轮生角仆夫悲。

共游洛下凋零尽,末向岩头付嘱谁。

为吾子师余岂敢,伊家元有大宗师。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