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猎曾陪汉建章,肄歌遣寿鲁灵光。
山林放去全渠性,町疃归来获此祥。
却笑缋皮资少府,底须折角向朝堂。
残年不作蕉中梦,得丧冥心付一觞。
从猎曾陪汉建章,肄歌遣寿鲁灵光。
山林放去全渠性,町疃归来获此祥。
却笑缋皮资少府,底须折角向朝堂。
残年不作蕉中梦,得丧冥心付一觞。
这首诗是一位宋代诗人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以及个人志向的一种深刻体悟。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富,充满了古典诗词特有的含蓄与哲理。
“从猎曾陪汉建章”,诗人以猎取比喻自己曾经的辉煌岁月,可能是指过往的功绩或成就,而“肄歌遣寿鲁灵光”则表达了对生命流逝和年华易逝的一种感慨。这里的“肄歌”有着吟唱之意,而“鲁灵光”象征着生命中的光辉。
接下来的“山林放去全渠性”,诗人借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的心境,似乎在说自己已经放弃了一些过去的执着和束缚,“町疃归来获此祥”则表现出一种归隐田园、寻求内心平静的心态。
“却笑缋皮资少府”,这里“缋皮”可能指的是皮囊中的酒,诗人似乎在自嘲自己的贪杯之习,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事的淡然和超脱。“底须折角向朝堂”则是说到了年老体衰,仍需保持着尊严和正直,不愿随波逐流。
最后两句“残年不作蕉中梦,得丧冥心付一觞”,诗人表达了对于生命晚年的自省,他不再追求虚幻的荣华富贵,而是希望在余下的日子里,保持着清醒和宁静的心态,以一种超脱物欲的方式去体验生活。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的豁然开朗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是一首充满了智慧光芒的佳作。
妾家近隔凤凰池,粉壁纱窗杨柳垂。
本期汉代金吾婿,误嫁长安游侠儿。
儿家夫婿多轻薄,借客探丸重然诺。
平明挟弹入新丰,日晚挥鞭出长乐。
青丝白马冶游园,能使行人驻马看。
自矜陌上繁华盛,不念闺中花鸟阑。
花间陌上春将晚,走马斗鸡犹未返。
三时出望无消息,一去那知行近远。
桃李花开覆井栏,朱楼落日捲帘看。
愁来欲奏相思曲,抱得秦筝不忍弹。
四十年高梦,生涯指一丘。
无人同久住,有鹤对冥修。
草杂芝田出,泉和石髓流。
更嫌庭树老,疑是世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