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林太渊二首·其一》
《和林太渊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端人舌本钝如槌,自画村眉不入时。

门巷张罗宾客少,车轮生角仆夫悲。

共游洛下凋零尽,末向岩头付嘱谁。

为吾子师余岂敢,伊家元有大宗师。

(0)
注释
端人:诗人。
舌本:舌头。
钝:笨拙。
如槌:像木槌。
自画:自己描绘。
村眉:乡村式的眉毛。
不入时:不合时宜。
门巷:门前巷尾。
张罗:接待。
宾客:客人。
少:稀少。
车轮生角:形容车轮显得古老或夸张。
仆夫:仆人。
悲:悲伤。
共游洛下:在洛阳共度时光。
凋零:凋零衰败。
尽:完毕。
末向:今后。
付嘱:托付。
谁:谁。
为吾子:作为你的。
师:老师。
岂敢:怎敢。
伊家:他们家。
元有:原本有。
大宗师:大才之人。
翻译
诗人的舌头笨拙如木槌,自己描绘的乡村眉毛已不合时宜。
门前巷尾宾客稀少,车轮仿佛长出角,仆人们为此感到悲伤。
在洛阳共度的时光已成过去,今后的教诲该托付给谁呢?
我怎敢做你的老师,他们家中原本就有大才之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和林太渊二首(其一)》。从诗句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乡愁与怀旧之情的诗。

“端人舌本钝如槌,自画村眉不入时。”这里形容的是一个人的才华和风采虽然出众,但却未能符合时代的潮流,或者说他的才能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同时,“自画村眉”则是说他自己描绘着田园生活的意境,这也许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门巷张罗宾客少,车轮生角仆夫悲。”这两句则描写了一种凋敝和萧索的景象。家门前几乎看不到访客的踪迹,只有偶尔经过的车轮留下了痕迹,而这些痕迹也渐渐模糊,显得荒凉。这反映出诗人感受到的孤独与悲哀。

“共游洛下凋零尽,末向岩头付嘱谁。”这里表达的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无奈。在洛阳城下的游历已经一去不复返,而对于未来,又似乎没有人可以托付自己的期望或愿景。

“为吾子师余岂敢,伊家元有大宗师。”这两句则表现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和自谦。他说自己不足以成为别人的老师,因为在他看来,还有许多伟大的前辈值得敬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才华不被认可、生活孤独无援、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敬重,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和怀旧之情。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千尺雪即景杂咏·其三

湍激波回万状声,今来练影益晶明。

应缘毕献山灵技,无不相宜雨与晴。

(0)

木龙

刊木遗来天用奇,淤沙禦水两兼宜。

密茭奚事搴横浦,曲岸居然涨远涯。

鳞次常令波浪静,蟠拿那许蜧蛟驰。

陈尧佐创高斌继,绩奏安恬制永垂。

(0)

送叔氏入京

客思轻千里,官仪望五云。

林间倾别酒,菊下赠馀芬。

北雪衣先授,南鸿信早闻。

倘逢相识荐,无忝晋徵君。

(0)

回銮至保阳

半月行旌返保阳,恰如携得好韶光。

烟容澹入楼台远,麦色浓传饼饵香。

傍浦鸥眠蒲叶绿,迷町蝶栩菜花黄。

春郊景象堪欣慰,却虑三时日正长。

(0)

入波曾不湿,当夏也教凉。

无改千年度,依然今夕光。

筠篁疏弄影,荷芰静生香。

一节犹微欠,良宵未肯长。

(0)

德胜门外·其一

上陵旋跸御园来,观德回看有剩哀。

路近因教来往数,却惭由径逊澹台。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