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人舌本钝如槌,自画村眉不入时。
门巷张罗宾客少,车轮生角仆夫悲。
共游洛下凋零尽,末向岩头付嘱谁。
为吾子师余岂敢,伊家元有大宗师。
端人舌本钝如槌,自画村眉不入时。
门巷张罗宾客少,车轮生角仆夫悲。
共游洛下凋零尽,末向岩头付嘱谁。
为吾子师余岂敢,伊家元有大宗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和林太渊二首(其一)》。从诗句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乡愁与怀旧之情的诗。
“端人舌本钝如槌,自画村眉不入时。”这里形容的是一个人的才华和风采虽然出众,但却未能符合时代的潮流,或者说他的才能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同时,“自画村眉”则是说他自己描绘着田园生活的意境,这也许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门巷张罗宾客少,车轮生角仆夫悲。”这两句则描写了一种凋敝和萧索的景象。家门前几乎看不到访客的踪迹,只有偶尔经过的车轮留下了痕迹,而这些痕迹也渐渐模糊,显得荒凉。这反映出诗人感受到的孤独与悲哀。
“共游洛下凋零尽,末向岩头付嘱谁。”这里表达的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无奈。在洛阳城下的游历已经一去不复返,而对于未来,又似乎没有人可以托付自己的期望或愿景。
“为吾子师余岂敢,伊家元有大宗师。”这两句则表现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和自谦。他说自己不足以成为别人的老师,因为在他看来,还有许多伟大的前辈值得敬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才华不被认可、生活孤独无援、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敬重,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和怀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