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昂意气欲凌云,他日同朝仅见君。
国论是非谁史笔,谏垣轻重几弹文。
山连吴楚三台近,水出江河两纪分。
信宿信州成永诀,旧诗凄楚不堪闻。
激昂意气欲凌云,他日同朝仅见君。
国论是非谁史笔,谏垣轻重几弹文。
山连吴楚三台近,水出江河两纪分。
信宿信州成永诀,旧诗凄楚不堪闻。
这首诗是明代邵宝所作的《闻庞方伯元化讣》。邵宝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庞元化的深切哀悼与怀念。诗中不仅展现了对庞元化生前才华与品德的赞誉,也流露出对友人离世的悲痛之情。
首联“激昂意气欲凌云,他日同朝仅见君”,开篇即以高昂的气势,赞美庞元化志向远大,意气风发,仿佛要冲破云霄。同时,也暗示了两人曾共事于朝廷,虽时间短暂,但庞元化卓越的才能和人格魅力给邵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颔联“国论是非谁史笔,谏垣轻重几弹文”,进一步赞扬庞元化在国家大事上的公正判断和敢于直言的勇气。这里的“国论是非”指国家政策的正确与否,“史笔”比喻记录历史的公正性,而“谏垣轻重”则指谏官在纠正君主过失时的分量和影响。“几弹文”可能是指通过奏章或谏言来表达意见。这两句诗高度评价了庞元化作为谏官的职责与贡献。
颈联“山连吴楚三台近,水出江河两纪分”,转而描绘自然景色,以山水象征友情的深厚与广阔。这里“吴楚”泛指江南地区,“三台”可能指的是古代宫殿中的三层高台,此处借指朝廷或权力中心;“江河”代表水流不息,象征时间的流逝;“两纪”可能指两个时期或两个阶段。这一联既是对庞元化离世的感慨,也是对两人友情长存的寄托。
尾联“信宿信州成永诀,旧诗凄楚不堪闻”,直接表达了对庞元化去世的哀痛之情。邵宝回忆起与庞元化最后一次相聚的情景,感叹这次分别竟成了永远的诀别。最后一句“旧诗凄楚不堪闻”则表达了对庞元化作品的怀念,以及这些作品所蕴含的悲伤情感让人难以承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庞元化生平事迹的回顾和对其逝世的哀悼,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逝者的深切怀念。邵宝以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手法,将个人情感与对友人的敬仰融为一体,使得这首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感人力量。
岧峣三顾山,飞流下澄澈。
灵秀之所萃,爰昔钟贤哲。
正学明纲常,直气遏邪孽。
至今乡闾士,堂堂仰清节。
书台郁崷崒,遗风耿未灭。
比屋俨缝掖,群居蹈高洁。
之子抱贞素,曾何污缁涅。
奕奕峙堂搆,翛翛荫林樾。
岂乏谷粟储,群书富罗列。
同志五六辈,时来共怡悦。
研覃溯周孔,辨析穷毫发。
至道日有得,中怀炳昭㫼。
明善固所资,诚身理逾切。
愿惇辅仁训,庶不忝先烈。
夙志在间适,结宇城东隅。
脩竹何漪漪,丛生罗庭除。
虽无灌木荫,清云郁纷敷。
四时自苍翠,寒暑常不渝。
天风起旦夕,绕屋含笙竽。
何必来羊求,静阅古人书。
至理会有得,陶然倾一壶。
油油天壤内,安知忧与虞。
九山有月明如镜,月色山光互辉映。
君家故业隐山中,几度独吟秋夜静。
夜静山谷月倍明,看山对月有馀情。
一轮艳彩河边树,数点螺鬟天际青。
自从来作京华客,何处却看山月色。
凤凰台下晚春时,石头城畔凉秋夕。
新月还同旧月华,故山回首是天涯。
但喜人生逢赏事,那知明月落谁家。
知君名纪神仙阙,桂子含香待攀折。
行看直舍伫花阴,未许还山重对月。
秋气集西陆,惊风飘大荒。
酒酣拔长剑,送子度太行。
贤王受睿算,□土镇朔方。
晋国古名都,九州辏才良。
子怀珠与壁,获登隋卞场。
置身既得所,勋业行可望。
别离当兹日,岂不怀感伤。
丈夫相结托,所贵在慨慷。
讵学儿女徒,眷恋涕沾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