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三顾山刘氏文会堂卷》
《题三顾山刘氏文会堂卷》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古风

岧峣三顾山,飞流下澄澈。

灵秀之所萃,爰昔钟贤哲。

正学明纲常,直气遏邪孽。

至今乡闾士,堂堂仰清节。

书台郁崷崒,遗风耿未灭。

比屋俨缝掖,群居蹈高洁。

之子抱贞素,曾何污缁涅。

奕奕峙堂搆,翛翛荫林樾。

岂乏谷粟储,群书富罗列。

同志五六辈,时来共怡悦。

研覃溯周孔,辨析穷毫发。

至道日有得,中怀炳昭㫼。

明善固所资,诚身理逾切。

愿惇辅仁训,庶不忝先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三顾山刘氏文会堂的景致与精神风貌,展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高尚的人格追求。首句“岧峣三顾山,飞流下澄澈”以山势高耸、水流清澈的景象开篇,营造出清幽雅致的环境氛围。接着,“灵秀之所萃,爰昔钟贤哲”赞美了此地汇聚了灵气与智慧,曾经孕育过杰出的人物。

“正学明纲常,直气遏邪孽”表达了对正统学问的推崇和对邪恶势力的抵制,强调了道德与正义的重要性。接下来,“至今乡闾士,堂堂仰清节”指出即便在今日,这里的乡人仍敬仰着清高的节操,体现了文化传统的影响深远。

“书台郁崷崒,遗风耿未灭”描述了书台上书籍堆积如山,古老的风气依然存在,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承。随后,“比屋俨缝掖,群居蹈高洁”描绘了家家户户都穿着儒服,共同遵循高洁的生活准则,展现了儒家文化的实践。

“之子抱贞素,曾何污缁涅”赞扬了某位人物坚守纯洁,不受世俗污染,彰显了个人品德的高尚。接着,“奕奕峙堂搆,翛翛荫林樾”通过描绘堂构巍峨、林荫覆盖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文会堂的庄严与宁静。

“岂乏谷粟储,群书富罗列”表明这里不仅藏书丰富,还储备了足够的粮食,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富足。最后,“同志五六辈,时来共怡悦”提到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相聚,共享快乐时光,体现了人文交流的和谐与愉悦。

整首诗通过对三顾山刘氏文会堂的描绘,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尚的精神追求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对古代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的颂扬。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便面小景二首·其二

江雨夜生苔,柴门傍水开。

溪翁自有兴,不为野人来。

(0)

陈宗尧侍讲挽诗

主恩前后许登瀛,君在同官是老成。

千里莺花南国梦,两筵歌酒故人情。

流光过眼成今昔,别路伤心隔死生。

此夜玉堂风露里,不胜清泪欲沾缨。

(0)

三月十九日师召邀饮适得家报生孙众客喜甚即席联句书于堂壁归叠前韵二首·其一

我始生男君已孙,且须倾倒共开樽。

风流顿合推前辈,弈叶还应大此门。

骥子几时开道路,散声终日傍檐阍。

从今阿囝称郎罢,更把方言仔细论。

(0)

赠黄洛村会试礼部

三年身与白云盟,别去空山怜道情。

春发洞中谁共偶,雪深江上自孤征。

万言今合酬明主,一刺何曾谒上卿。

经术本资儒者用,况逢人已重黄生。

(0)

任城对雪

纷纷暮雪阻任城,春入官河水未生。

柳色无端虚二月,雁声何事到三更。

南归舟楫汀沙远,北望关山野树横。

贾谊少年多涕泪,岂知汉室自升平。

(0)

晚坐·其四

近户青梧枝叶舒,深秋结实乱垂珠。

年饥不畏无饘粥,升斗还当担石储。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