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净严庵示磐石上人·其二》
《宿净严庵示磐石上人·其二》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万籁交秋境,禅灯耿夜长。

远钟来晚郭,流月入匡床。

句了花前偈,心空定后香。

维摩方示疾,对榻语山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夜晚景象,诗人彭孙贻在净严庵中与磐石上人共度时光,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宗生活中的宁静与深刻。

首联“万籁交秋境,禅灯耿夜长”,开篇即营造出一种秋夜特有的寂静氛围,万籁俱寂,只有禅灯在长夜里闪烁,照亮了僧侣们的心灵世界。这里,“万籁”与“禅灯”形成鲜明对比,一动一静,一喧嚣一宁静,凸显了禅宗修行中追求内心平静的意境。

颔联“远钟来晚郭,流月入匡床”,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时间的流逝。远处寺庙的钟声悠扬传来,似乎穿越了整个城市,与夜色融为一体。而“流月入匡床”,则将月亮拟人化,仿佛它在缓慢地移动,最终映照在僧人的床上,为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诗意。

颈联“句了花前偈,心空定后香”,转而聚焦于禅修的过程。诗人描述了在花前吟诵佛偈的情景,每句话都充满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感悟。随着内心的逐渐空灵,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香气,这不仅是物理上的香气,更是心灵净化后的某种象征。

尾联“维摩方示疾,对榻语山堂”,以佛教典故维摩诘示疾为喻,表达了诗人与磐石上人在山堂中对话的情景。维摩诘是佛教中著名的菩萨,以其智慧和慈悲著称。在这里,诗人与上人之间的对话,不仅仅是言语的交流,更是一次心灵的碰撞与启迪,体现了禅宗修行中追求智慧与解脱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禅修过程以及人物对话的描绘,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僧侣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充满了哲思与禅意。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定风波 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听我尊前醉后歌。
人生亡奈别离何。
但使情亲千里近。
须信。
无情对面是山河。
寄语石头城下水。
居士。
而今浑不怕风波。
借使未如鸥鸟惯。
相伴。
也应学得老渔蓑。

(0)

满庭芳 和章泉赵昌父

西崦斜阳,东江流水,物华不为人留。
铮然一叶,天下已知秋。
屈指人间得意,问谁是、骑鹤扬州。
君知我,从来雅意,未老已沧州。
无穷身外事,百年能几,一醉都休。
恨儿曹抵死,谓我心忧。
况有溪山杖屦,阮籍辈、须我来游。
还堪笑,机心早觉,海上有惊鸥。

(0)

夜游宫 苦俗客

几个相知可喜。
才厮见、说山说水。
颠倒烂熟只这是。
怎奈向,一回说,一回美。
有个尖新底。
说底话、非名即利。
说得口乾罪过你。
且不罪,俺略起,去洗耳。

(0)

丑奴儿/采桑子 和铅山陈簿韵

鹅湖山下长亭路,明月临关。
明月临关。
几阵西风落叶干。
新词谁解裁冰雪,笔墨生寒。
笔墨生寒。
曾说离愁千万般。

(0)

添字浣溪沙/山花子

句里明珠字字排。
多情应也被春催。
怪得名花和泪送,雨中栽。
赤脚未安芳斛稳,娥眉早把橘枝来。
报道锦薰笼底下,麝脐开。

(0)

和傅岩叟梅花二首

月澹黄昏欲雪时,小窗犹欠岁寒枝。
暗香疏影无人处,唯有西湖处士知。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