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物性初无定,百鍊刚成绕指柔。
何似雈蒲经织后,能将九夏变三秋。
世间物性初无定,百鍊刚成绕指柔。
何似雈蒲经织后,能将九夏变三秋。
这首明代姚氏所作的《咏蒲扇》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蒲扇从刚硬到柔韧的变化过程,以及其在使用后的功能与效果,寓意深刻。
首句“世间物性初无定”,开篇即点出万物本性并非一成不变,暗示了事物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质变的道理。接着,“百鍊刚成绕指柔”一句,形象地描述了经过多次锤炼的坚硬之物,最终变得柔软如丝,这里不仅是在描述蒲扇的制作过程,也暗喻了人或事物在经历种种磨砺之后,能够展现出柔韧的一面,适应各种环境。
“何似雈蒲经织后,能将九夏变三秋”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将蒲扇与夏日和秋季进行对比,强调了蒲扇在炎热夏季中的清凉作用,如同将酷暑变为凉爽的秋天。这不仅赞美了蒲扇的实际功能,更寄托了诗人对生活智慧的赞赏——即如何在困难与挑战中找到舒适与安宁,通过巧妙利用资源,化不利为有利,提升生活质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物喻人,寓理于事,通过对蒲扇这一日常用品的吟咏,表达了对变化与适应能力的思考,以及对生活智慧的颂扬,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哲理与审美情趣。
汉朝征隐士,唐年访逸人。
还言北山曲,更坐东河滨。
枌榆三晋地,烟火四家邻。
白豕祠乡社,青羊祭宅神。
拓畦侵院角,蹙水上渠漘。
卧病刘公干,躬耕郑子真。
横裁桑节杖,竖剪竹皮巾。
鹤警琴亭夜,莺啼酒瓮春。
颜回惟乐道,原宪岂伤贫?
藉草邀新友,班荆接故人。
市门逢卖药,山圃值肩薪。
相将共无事,何处犯嚣尘!
巉岩绝顶欲摩天,海日初开一朵莲。
势削不容凡树木,格高唯惹好云烟。
点苏寒影妆新雪,戛玉清音喷细泉。
静想蓬莱只如此,应当月夜会群仙。
泯泯顺为回,泙泙逆是来。
草微淹泽莽,沙涨积云堆。
不止灵威怒,当凭俗力推。
夏天江迭雪,晴日海奔雷。
近落痕犹浅,初平势渐开。
舟惊浮浩渺,石看打崔嵬。
鸟下愁滩没,人行畏岸颓。
鼓风连涵澹,值洑更旋回。
进退随蟾魄,虚盈合蚌胎。
何妨俾巨浸,为尔济川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