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其一石峰》
《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其一石峰》全文
唐 / 崔致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巉岩绝顶欲摩天,海日初开一朵莲。

势削不容凡树木,格高唯惹好云烟。

点苏寒影妆新雪,戛玉清音喷细泉。

静想蓬莱只如此,应当月夜会群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珠山石峰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山峰的雄伟与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巉岩绝顶欲摩天”,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山峰之高峻,仿佛要触及天空,展现出山峰的雄伟气势。接下来,“海日初开一朵莲”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初升的太阳比作一朵莲花,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清晨阳光初照的美丽景象。

“势削不容凡树木,格高唯惹好云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峰的独特风貌。山峰陡峭,连寻常树木都无法生长,而其高耸入云的姿态,却吸引着云雾缭绕,形成一幅云雾缭绕、神秘莫测的画面。

“点苏寒影妆新雪,戛玉清音喷细泉”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山峰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的美丽景象。雪花覆盖的山峰如同被苏花点缀,增添了几分生机;山泉潺潺,清脆悦耳,仿佛玉石相击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最后,“静想蓬莱只如此,应当月夜会群仙”表达了诗人对山峰美景的赞叹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仙境的意境。诗人想象自己在月夜与仙人共聚于此,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大珠山石峰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想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追求。

作者介绍
崔致远

崔致远
朝代:唐

崔致远,字孤云,号海云,谥号文昌。朝鲜半岛新罗王京(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州)人。十二岁时,即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乘船西渡入唐。初在都城长安就读,曾游历洛阳。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进士及第,出任溧水县尉,任期届满,被淮南节度使高骈聘为幕府,后授职幕府都统巡官。其二十八岁时,即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以“国信使”身份东归新罗。其留唐十六年间,为人谦和恭谨,且与唐末文人诗客、幕府僚佐等交游甚广。
猜你喜欢

祝始政纪念祭·其一

礼明乐备庆良辰,政教南行令始申。

千里河山风换旧,十年草木露沾新。

典章大定初开府,图籍先收此驭民。

鲲岛苍生三百万,馨香俎豆肃明禋。

(0)

吞霄道中

来时北渡正三更,归日微明复到此。

过港应须及退潮,稍缓须臾徒延企。

以兹来往不成眠,鸡鸣夜半行装起。

平时拥被五更寒,今夜匆匆胡乃尔。

风捲涛飞天雨急,从人尽是征衣湿。

(0)

凤山秩满士民谋留任不遂归日送者相属于道感其意留别

萧鼓纷纷拥綵旟,五年偏不厌迂疏。

只应士类思投辖,何意居民亦卧车。

借寇难留情已尽,怀清易饱苦同茹。

定知去后能相忆,指点栖乌说旧庐。

(0)

破画

不见完时见缺时,断缣残素欲何为。

河山破碎谁司责,人物彫零事可知。

云散风流王粲恨,天倾地陷屈平悲。

补空当有丹青手,欲赠如椽笔一枝。

(0)

水仙花限冰字

凌波仙子世同称,琼岛芳姿未敢凭。

香与春风相应接,神将秋水共清澄。

玻璃案上金千点,玳瑁筵前玉几层。

不许纤埃侵皓素,檀心夜月一壶冰。

(0)

碧山曙色

碧山山寺半崖悬,九九峰尖刺眼前。

微濛夜气疑将雨,罨霭晨光别有天。

世界恍如开混沌,俗尘真不到林泉。

许多螺髻迷苍翠,杲杲犹留几点烟。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