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仙子世同称,琼岛芳姿未敢凭。
香与春风相应接,神将秋水共清澄。
玻璃案上金千点,玳瑁筵前玉几层。
不许纤埃侵皓素,檀心夜月一壶冰。
凌波仙子世同称,琼岛芳姿未敢凭。
香与春风相应接,神将秋水共清澄。
玻璃案上金千点,玳瑁筵前玉几层。
不许纤埃侵皓素,檀心夜月一壶冰。
这首诗以“水仙花”为主题,巧妙地运用了“冰”字作为限定词,展现了水仙花的高洁与清雅。诗中将水仙花比喻为“凌波仙子”,形象地描绘了其在水中轻盈的姿态,如同仙子般飘逸脱俗。接着,诗人通过“琼岛芳姿”进一步强调了水仙花的美丽与独特,仿佛是琼岛上的佳丽,令人不敢轻易靠近,体现了水仙花的神秘与高贵。
“香与春风相应接”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水仙花在春风吹拂下散发出的香气,与春风和谐相融,营造了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神将秋水共清澄”则进一步赞美了水仙花的纯净与清澈,仿佛与秋天的清水融为一体,展现出其内在的高洁品质。
“玻璃案上金千点,玳瑁筵前玉几层”这两句运用了细腻的比喻,将水仙花的花瓣比作玻璃案上的金点和玳瑁筵前的玉层,不仅描绘了水仙花的色泽之美,更凸显了其珍贵与优雅。同时,“不许纤埃侵皓素,檀心夜月一壶冰”则表达了水仙花不受尘埃污染,保持纯洁无瑕的特质,即使在夜晚的月光下,其内心也如冰壶一般清澈透明,象征着水仙花的高洁品性和坚韧不屈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仙花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与内在的高洁,还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高尚品格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惠逆凶吉从,匪以人事配。
大道昧于蒙,多令亡故态。
泰伯称至仁,一止嗣谁夺。
回也踵圣轨,厥终丽夭罚。
伋子不逃死,与寿同并命。
伯奇以孝章,厥考非不令。
申徒昔蹈河,三闾亦怀沙。
奢突不旋踵,罹毒理则那。
孔仪交优游,冶死已有馀。
囊瓦秉国程,宛爇已不居。
君一臣则二,大易精义昭。
扶抑每不胜,天道时增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