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千仞岗,苞绿丽天云。
高士有奇姿,光华扬紫氛。
兰蕙树百畹,琅玕植千寻。
托迹在岩阿,悲啸有馀音。
歌终忽不见,杖策为邓林。
凤鸣千仞岗,苞绿丽天云。
高士有奇姿,光华扬紫氛。
兰蕙树百畹,琅玕植千寻。
托迹在岩阿,悲啸有馀音。
歌终忽不见,杖策为邓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美好画卷。开篇以“凤鸣千仞岗”起兴,象征着高洁之士的卓然不群,如同凤凰般在崇山峻岭间鸣叫,引人遐想。接着,“苞绿丽天云”,绿意盎然,与天空白云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
“高士有奇姿,光华扬紫氛。”赞美了隐士的独特风姿,其光辉如同紫色的云雾般弥漫,既是对隐士人格魅力的颂扬,也是对其超凡脱俗境界的描绘。接下来,“兰蕙树百畹,琅玕植千寻。”以兰花和翠竹的生长,象征着隐士所处环境的高雅与自然之美,同时也暗喻了隐士内心的纯净与坚韧。
“托迹在岩阿,悲啸有馀音。”描述了隐士隐居山岩之间的生活状态,虽远离尘嚣,却并非完全与世隔绝,其内心的情感与思考依然如山间回响,充满深沉的韵味。最后,“歌终忽不见,杖策为邓林。”表达了隐士生活中的神秘与不可捉摸,仿佛歌声在结束时突然消失,留下的是他行走在林间的身影,隐含着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独特魅力,以及对高洁人格的赞美和向往。
何事年年拥使麾,放身閒处避危机。
为思清汉还重去,犹厌承明未肯归。
天上荣途方策足,林间轻霭尚沾衣。
区区斥鴳宁能啸,只得蓬蒿自在飞。
潇洒春容静,飘摇水性柔。
根从何处起,身任此生浮。
得地轻依托,随波旋去留。
潢污深不采,溟渤望空悠。
花蕊看还落,蕉心久未抽。
岂知经夜雨,便欲障江流。
晚入吴歌唱,晴邀汉女游。
翠连芳草渡,寒映绿杨楼。
碎剪神工巧,平铺泽国幽。
微躯焉足道,浪迹更谁收。
踏破閒行鹭,冲开暖上鳅。
但能知委顺,何用校稀稠。
谩欲通河汉,宁虞践马牛。
迸从菱芡密,如把芰荷揉。
寂寂苔成阵,纷纷芥作舟。
屈骚遗故事,湛赋壮前猷。
蛙跃沾双股,龟行蔽六眸。
联居如有守,远近亦无求。
别浦千重恨,吟塘万点愁。
生涯随所寓,细域浩难筹。
野色宜茶灶,仙姿泛酒瓯。
清芬传涧沚,馀思满汀洲。
暗与莼丝结,多为荇蒂钩。
岂专嬉雁鹜,自可覆蛟虬。
助赏名园侧,含悽古道周。
纡回差胜梗,汨没尚怜沤。
赴急如趋市,逢枯类转沟。
吉祥兴霸业,美荐格神休。
为爱常青眼,难题几白头。
新篇盈巨轴,牵强岂能侔。
《和徐之才浮萍》【宋·冯山】潇洒春容静,飘摇水性柔。根从何处起,身任此生浮。得地轻依托,随波旋去留。潢污深不采,溟渤望空悠。花蕊看还落,蕉心久未抽。岂知经夜雨,便欲障江流。晚入吴歌唱,晴邀汉女游。翠连芳草渡,寒映绿杨楼。碎剪神工巧,平铺泽国幽。微躯焉足道,浪迹更谁收。踏破閒行鹭,冲开暖上鳅。但能知委顺,何用校稀稠。谩欲通河汉,宁虞践马牛。迸从菱芡密,如把芰荷揉。寂寂苔成阵,纷纷芥作舟。屈骚遗故事,湛赋壮前猷。蛙跃沾双股,龟行蔽六眸。联居如有守,远近亦无求。别浦千重恨,吟塘万点愁。生涯随所寓,细域浩难筹。野色宜茶灶,仙姿泛酒瓯。清芬传涧沚,馀思满汀洲。暗与莼丝结,多为荇蒂钩。岂专嬉雁鹜,自可覆蛟虬。助赏名园侧,含悽古道周。纡回差胜梗,汨没尚怜沤。赴急如趋市,逢枯类转沟。吉祥兴霸业,美荐格神休。为爱常青眼,难题几白头。新篇盈巨轴,牵强岂能侔。
https://shici.929r.com/shici/FhAuM51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