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不知好,相别始知愁。
笋舆伊轧,穿尽斜照古平州。
今夜荒风脱木,明夜山长水远,后夜已他州。
转觉家山远,何计去来休。酒堪沽,花可买,月能留。
相思酒醒,花落五更头。
长记疏梅影底,一笛紫云飞动,相对大江流。
此别无一月,一月一千秋。
相聚不知好,相别始知愁。
笋舆伊轧,穿尽斜照古平州。
今夜荒风脱木,明夜山长水远,后夜已他州。
转觉家山远,何计去来休。酒堪沽,花可买,月能留。
相思酒醒,花落五更头。
长记疏梅影底,一笛紫云飞动,相对大江流。
此别无一月,一月一千秋。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的愁绪和相思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深沉的情感。开篇即点明主题,“相聚不知好,相别始知愁”,表达了人在与亲人、朋友分别之后,才深刻体会到相聚时光的珍贵和离别之痛。
接着,“笋舆伊轧,穿尽斜照古平州”中,“笋舆伊轧”形象地描绘了车轮碾过道路的声音,通过“穿尽斜照古平州”的景象,不仅展示了行者在夕阳下的孤独身影,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漫长。
下文,“今夜荒风脱木,明夜山长水远,后夜已他州”则生动地描绘了行者连夜赶路的情景,每个夜晚都在不同的地方,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和无尽的旅途。
“转觉家山远,何计去来休。”这里的“转觉”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家乡之远的深刻感受。“何计去来休”则表现了对未来行程的迷茫与彷徨。
而“酒堪沽,花可买,月能留。”则是诗人在面对离别痛苦时的一种自我安慰和逃避,通过饮酒、赏花来暂时忘却相思之愁,但即便如此,也只能短暂地留住那不断流逝的月光。
“相思酒醒,花落五更头。”这里,“相思”二字深化了离别之痛,酒醒之后,花瓣纷纷而落,更增添了夜深人静时的凄凉感。
“长记疏梅影底,一笛紫云飞动,相对大江流。”诗中,“疏梅”通常象征着孤独和坚韧,而“一笛紫云飞动”则是诗人心中的情绪与自然景物的交融,表达了深沉的情感。"相对大江流"则展现了广阔的水面和无尽的离别。
最后,“此别无一月,一月一千秋。”这里“此别”指的是这次的分别,而“无一月”意味着时间的短暂,但这种分离带来的痛苦却如同“一月一千秋”,历经千年,依旧无法磨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人世间离别之痛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层阁郁嵯峨,登临逸意和。
雨馀春物动,天阔夕阳多。
棋布金杯第,环通璧沼波。
泥中足车骑,应笑翟公罗。
八月天气肃,万物日已阑。
庭前两高桐,夜籁如哀弦。
志士感节物,中夕耿不眠。
起听抱膝吟,悲烈声相干。
念此华叶改,想见颜色鲜。
顾人生世间,荣悴理亦然。
岂伤岁月速,愧无功名传。
少小学文章,出值用武年。
儒官多见侮,敢为战士先。
欲弃俎豆事,强习孙吴篇。
迂钝不可为,屈曲性亦难。
虚言盗禄食,实又畏上天。
未能追世好,且乐樽酒间。
九日近不远,同醉黄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