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甘滋起瘁田,斗回灾沴作丰年。
便晴谁恐禾生耳,将熟偏宜谷捺弮。
云退不留驱旱迹,气清浑露已秋天。
衰翁岂独同民乐,更觉诗豪似有权。
一夕甘滋起瘁田,斗回灾沴作丰年。
便晴谁恐禾生耳,将熟偏宜谷捺弮。
云退不留驱旱迹,气清浑露已秋天。
衰翁岂独同民乐,更觉诗豪似有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农田丰收景象的喜悦之情。首句“一夕甘滋起瘁田”,生动地展现了雨水降临后,干涸的土地迅速恢复生机的场景。接着,“斗回灾沴作丰年”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斗转星移的意象,表达了灾祸过后迎来丰收的希望。诗人进一步通过“便晴谁恐禾生耳,将熟偏宜谷捺弮”两句,细腻地描绘了雨后的晴朗天气中,稻谷生长的景象和即将成熟的谷物,充满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与赞美。
“云退不留驱旱迹,气清浑露已秋天”两句,以云散天晴、露水滋润的景象,暗示了秋季的到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循环规律的深刻理解。最后,“衰翁岂独同民乐,更觉诗豪似有权”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与百姓共享丰收喜悦的情感,还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诗人的自豪感,仿佛他能以诗歌的力量影响自然和社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丰收喜悦的深切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