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城西畔子云窝,穷客驱羸过玉河。
书閤暂来催扫榻,里门曾见号鸣珂。
嬉谈不离文词外,抚事其如岁月何。
肯为病容方却饮,南曹风味本无他。
禁城西畔子云窝,穷客驱羸过玉河。
书閤暂来催扫榻,里门曾见号鸣珂。
嬉谈不离文词外,抚事其如岁月何。
肯为病容方却饮,南曹风味本无他。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墨客在杨给舍宅中夜宿的情景。首句“禁城西畔子云窝”以典故起笔,暗喻诗人如同汉代文学家扬雄般,身处京城,寄居一隅,潜心学问。次句“穷客驱羸过玉河”,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处境,他作为一位贫寒的客人,步履蹒跚地穿过京城的玉河,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
接着,“书阁暂来催扫榻,里门曾见号鸣珂”两句,通过描述诗人短暂访问书阁后被邀请休息的情景,以及曾经在里门听到的车马声,进一步刻画了诗人的社会交往和内心世界。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社交活动,也暗示了他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与感慨。
“嬉谈不离文词外,抚事其如岁月何”则揭示了诗人在交谈中始终围绕着文学创作的话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最后,“肯为病容方却饮,南曹风味本无他”两句,以诗人的饮酒行为为引,表达了即使身体不适,也愿意享受与朋友相聚的乐趣,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文人墨客在特定环境下的生活状态、情感体验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清溪相送来黄州,侨寓城南恰春夜。
惊魄乌台缧绁边,闲心狮座幡幢下。
铁拄杖瘦信步携,药玉船深尽清泻。
蔬饭六时分供养,竹梅一院联朋亚。
枯形瘁色固世弃,美景良辰宝天借。
梦里妻孥月缺圆,镜中须鬓花开谢。
回头富贵总浮沤,放眼乾坤真传舍。
苦则能全当道李,佳须渐入堆盘蔗。
有田不去岂非顽,来日无多更堪怕。
展公剩墨识公心,渔樵杂处何妨骂。
田邻联一心,伐鼛赴私役。
负耒趋南畴,挟锸走下泽。
计日耦耘耔,互为主与客。
白笋供朝餐,紫姜充晚食。
良苗仰天功,人事不堕绩。
长虑夏秋交,旱苦旬朔剧。
桔槔叫饥鸿,禾状有得色。
归涂含多欣,缓步濯溪碧。
水去桥下鸣,月来树颠白。
洗酌坐广庭,满意即为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