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耸千寻,扪苏历翠岑。
花侵樵径窄,雨积涧痕深。
岩石随人转,潭云入树阴。
天风何处落,吹下步虚音。
峭壁耸千寻,扪苏历翠岑。
花侵樵径窄,雨积涧痕深。
岩石随人转,潭云入树阴。
天风何处落,吹下步虚音。
这首清代诗人那霖的《登西山玉皇阁天门》描绘了一幅山岳壮丽、自然景观幽深的画卷。首句“峭壁耸千寻”以夸张的手法写出山势之高峻,仿佛直插云霄。接下来,“扪苏历翠岑”则形象地描绘了登山者攀爬的过程,触摸着苍翠的山石,感受着山间的清新气息。
“花侵樵径窄”写出了山间小路被繁花点缀,增添了生机与趣味,而“雨积涧痕深”则通过雨水积聚的痕迹,展现出山涧的幽深和湿润。诗人随着视线转移,“岩石随人转”,进一步强调了山势的陡峭和动态感。
“潭云入树阴”描绘了潭水倒映着天空的云彩,随着树荫的移动而变化,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最后,“天风何处落,吹下步虚音”以飘渺的天风和隐约可闻的仙乐作结,给人以超脱尘世、接近仙境的感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山玉皇阁天门的自然风光,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超然境界的向往。
寒尽东风破晓阴,真人遗像俨如临。
山中霞熟千年酝,海上莲开七朵金。
朔地兴王资化力,钧天朝帝动仙音。
私忻泉石膏肓久,终日凝神紫气深。
公初起滏阳,艰危属多垒。
苍然国家意,委身干戈里。
阴飙捲翠华,朔雪披南纪。
悠悠虞渊日,力尽挥不止。
寅恭秉斋钺,际会开朱邸。
长安付冯异,汉业中兴始。
宫庭数汛扫,跸路无荆杞。
疚心望銮舆,感激涕如水。
上表方出师,呜呼孔明死。
宴安不可怀,肉食毋乃鄙。
巨舟竟未焚,三语犹在耳。
萧然旧祠下,碧草垂阶戺。
登堂挹光仪,赤舄仍几几。
千载堕泪碑,一夫敢残毁。
传家有遗书,叙事非虚美。
勖哉慎失坠,庶以裨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