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步玉。待月来弄影,天挂参宿。
冷透屏帏,清入肌肤,风敲又听檐竹。
前村不管深雪闭,犹自绕、枝南枝北。
算平生、此段幽奇,占压百花曾独。
闲想罗浮旧恨,有人正醉里,姝翠蛾绿。
梦断魂惊,几许清凉,却是千林梅屋。
鸡声野渡溪桥滑,又角引、戍楼悲曲。
怎得知、清足亭边,自在杖藜巾幅。
佳人步玉。待月来弄影,天挂参宿。
冷透屏帏,清入肌肤,风敲又听檐竹。
前村不管深雪闭,犹自绕、枝南枝北。
算平生、此段幽奇,占压百花曾独。
闲想罗浮旧恨,有人正醉里,姝翠蛾绿。
梦断魂惊,几许清凉,却是千林梅屋。
鸡声野渡溪桥滑,又角引、戍楼悲曲。
怎得知、清足亭边,自在杖藜巾幅。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宛在自然之中的生活情景和心境。诗人通过对月夜中佳人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独特感受和欣赏。
"佳人步玉"一句,以精致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优雅的女性形象,她仿佛踏在光滑如玉的地面上,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紧接着的"待月来弄影"则展现了诗人对月亮的期待和欣赏,以及对自然界中光影变化的细腻捕捉。
"天挂参宿"指夜空中的星辰,这里通过"挂"字形象地表达了天际星辰如同悬挂般的壮丽景象。诗人并未直接描写,而是以"冷透屏帏,清入肌肤"来传递这种自然美景给人的触觉体验,使得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种清凉而又温柔的夜风。
"风敲又听檐竹"则通过风声在竹叶间的摩擦声响,再次强调了夜晚的宁静与诗人对自然声音的细致感受。"前村不管深雪闭,犹自绕、枝南枝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往昔旧事的回忆和留恋,这种情感在大自然的包围之下显得更加深沉。
"算平生、此段幽奇,占压百花曾独"一句,则是对个人生命经历的一种总结和评价。诗人自认为自己的生活体验特别幽雅而又不为人知,这种感受甚至超越了常人的审美,因为它能在众多普通事物中找到独特的美。
"闲想罗浮旧恨,有人正醉里,姝翠蛾绿"一句,诗人通过对往日情愫的回忆,以及某个醉酒之人的形象和颜色鲜明的蛾眉(古代女性化妆的一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美好而又带有哀伤记忆的情感态度。
"梦断魂惊,几许清凉,却是千林梅屋"则是对一个夜晚突然醒来后的心境描写。诗人通过这个意象传递了一种从迷茫的梦境中清醒过来后,对周围环境清凉感觉的强烈体验,以及这种体验与其居所——梅树环绕的屋宇之间的和谐共鸣。
"鸡声野渡溪桥滑,又角引、戍楼悲曲"一句,则通过早晨鸡鸣声以及水流声响和古代军事建筑(戍楼)中传来的哀乐之音,营造了一种时间流转与自然交融的氛围。
最后,"怎得知、清足亭边,自在杖藜巾幅"则是诗人对于如何在这种宁静而又略带悲凉的环境中寻找到内心平和的一种探索。通过对一个古代文人或隐士形象的描绘,以及他们手持拐杖,在亭边自在地书写(巾幅可能指的是古代的画卷或者书籍),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态度的向往和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宛在自然之中的审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