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逢人十日春,无端生意政津津。
庭中碧地初回草,市上青烟半逐尘。
风雨草堂他客梦,云山藜杖此时真。
便须乘兴郊行去,望里龙峰画里新。
七日逢人十日春,无端生意政津津。
庭中碧地初回草,市上青烟半逐尘。
风雨草堂他客梦,云山藜杖此时真。
便须乘兴郊行去,望里龙峰画里新。
这首诗描绘了人日时节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首句“七日逢人十日春”巧妙地将时间与情感联系起来,暗示在人日这一天,与人相遇如同迎来了春天,充满了生机与喜悦。接下来,“无端生意政津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生命力的充沛与旺盛。
“庭中碧地初回草”描绘了庭院中草地复苏的景象,绿意盎然,充满生机。“市上青烟半逐尘”则以市井的景象为背景,青烟与尘埃交织,展现出一种生活的气息和忙碌的场景。
“风雨草堂他客梦”一句,通过风雨中的草堂,联想到他人的梦境,可能是在外漂泊的旅人,或是对远方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对他人境遇的关怀与同情。“云山藜杖此时真”则表达了诗人此刻的真实感受,或许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或是对某种精神境界的追求。
最后,“便须乘兴郊行去,望里龙峰画里新”表达了诗人想要趁着兴致,前往郊外,欣赏那如画的新景,既有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蕴含着对生活新体验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日时节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冰溪清绝地,谁拟此身来。
寺古逢僧老,山高见水回。
岩菲寒未拆,风霭复难开。
塔下看碑石,因寻跨鹤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