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瓦朱门将相居,见嵩临洛百家无。
登高此地还能赋,会老他年定入图。
花发四时排步障,鸟鸣终日劝提壶。
何人遇赏偏留赏,逸士清风激鄙夫。
碧瓦朱门将相居,见嵩临洛百家无。
登高此地还能赋,会老他年定入图。
花发四时排步障,鸟鸣终日劝提壶。
何人遇赏偏留赏,逸士清风激鄙夫。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雅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碧瓦朱门将相居"一句,设定了一个清新的环境,以"碧瓦"指代屋檐,用以形容新居的整洁与雅致。"朱门"则是对房屋大门的描绘,表明这是一个普通而又不失温馨的家宅。
"见嵩临洛百家无"一句,诗人通过对比,突显自己所处环境的宁静与别致。嵩山、洛水都是古代文人墨客常游之地,但这里却是百家不往来的地方,表明这是一片远离尘嚣的净土。
"登高此地还能赋,会老他年定入图"一句,诗人在高处眺望,这个景色令他心旷神怡,不仅能够激发创作灵感,甚至愿意将这份美好永恒保留,如同绘画般被记录下来。
"花发四时排步障,鸟鸣终日劝提壶"一句,通过对花开与鸟鸣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花发四时"表明这里的花朵四季不断,而"鸟鸣终日"则是对鸟鸣声响的形容,这些都构成了诗人所在环境的生动画面。
"何人遇赏偏留赏,逸士清风激鄙夫"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独特感受和深刻体验。这里的"何人"可以理解为诗人的自问,或是对周围环境的赞叹。在这片清风中,他感到一种超脱尘世的高洁情怀,这也是古代文人常有的隐逸情结。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新居周边的自然美景,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满足,以及对于文学创作灵感的追求。
奕奕两仪,昭昭太阳。四气代升,三朝受祥。
济济群后,峨峨圣皇。元服肇御,配天垂光。
伊州作弼,王室惟康。颙颙兆民,蠢蠢戎膻。
率土充庭,万国奉蕃。皇泽云行,神化风宣。
六合咸熙,遐迩同欢。赫赫明明,天人合和。
下冈遗滞,焦朽斯华。矧我良朋,如玉之嘉。
穆穆雍雍,兴颂作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