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觚庵先生挽诗·其二》
《觚庵先生挽诗·其二》全文
清 / 陈曾寿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身世惟残山,供眼伤春心。

閒居费幽屐,佳处分微吟。

摘茶蹩狮峰,冲雪僵云林。

僧楼饭疏雨,树屋眠潮音。

还极汗漫游,江舟纵攀寻。

上餐子陵鱼,下招真逸禽。

往往嚼佳句,却病愈苓蔘。

我拾后山馀,君痼简斋深。

难放一字过,索瘢契虚襟。

哀哉所历妙,回相成萧森。

良辰怯孤往,腹痛当何岑。

神伤后难继,坡语谶我今。

(0)
鉴赏

这首挽诗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追忆。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细节,展现了逝者生前的生活片段和精神世界。

首联“身世惟残山,供眼伤春心”开篇即点明逝者与自然山水的紧密联系,山川之景成为其内心情感的寄托,春日的景色更添了几分哀愁。接着“閒居费幽屐,佳处分微吟”描述了逝者在闲居时的雅致生活,通过“幽屐”、“微吟”等词,展现出其生活的宁静与高雅。

“摘茶蹩狮峰,冲雪僵云林”则将镜头转向了逝者的生活细节,通过“摘茶”、“冲雪”等具体活动,展现了其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而“僧楼饭疏雨,树屋眠潮音”则进一步描绘了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还极汗漫游,江舟纵攀寻”表现了逝者对自由与探索的向往,通过“汗漫游”、“江舟”等意象,展现出其心灵的广阔与追求。接下来的“上餐子陵鱼,下招真逸禽”则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品格与精神的赞美。

“往往嚼佳句,却病愈苓蔘”则通过“嚼佳句”的行为,暗示了逝者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以及其作品对人心灵的疗愈作用。“我拾后山馀,君痼简斋深”则表达了对逝者作品的珍视与怀念,以及对其精神遗产的传承。

最后,“难放一字过,索瘢契虚襟”表达了对逝者作品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其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哀哉所历妙,回相成萧森”则总结了逝者生前经历的美妙与深远影响。“良辰怯孤往,腹痛当何岑”表达了对逝者离世的哀痛与孤独感。“神伤后难继,坡语谶我今”则通过引用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逝者精神世界的继承与担忧。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生前生活的描绘与回忆,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与精神世界,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

作者介绍

陈曾寿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南乡子.宿武安李仲威家因营葬事

梦破五更头。万虑关心不可收。

忧世忧身无限事,多忧。自笑元龙百尺楼。

寒叶雨声稠。百蛰无声已暮秋。

一岁又从流水去,悠悠。明日田家酒百瓯。

(0)

鹧鸪天·其一立春后数日盛寒不出因赋鄙语敬呈遁庵尊兄一笑

摆脱浮名尽日閒。人閒万事一蒲团。

归田老去方知乐,行路今来始觉难。

山雪盛,草堂宽。客床辗转若为安。

甫能望得春消息,一夜东风特地寒。

(0)

鹧鸪天·其三重九日敬用遁庵兄韵

豪气消磨百尺楼。忧来一日抵三秋。

故人落落晨星少,新冢累累塞草稠。

思往事,去悠悠。夕阳回首忽西流。

叶声偏入愁人耳,声本无心人自愁。

(0)

清平乐

南阳昔岁。此日悬弧记。不料长沙今款避。

红袖青轩负醉。横阑直楯西东。飘残万紫千红。

不是荼蘼喷雪,争些闲杀春风。

(0)

诉衷情令

阴阳返复勿令差。守正莫心邪。

常进药炉丹鼎,龙虎动三车。收神水,炼精华。

结灵砂。水晶宫里,玉兔金鸡,吐秀琼花。

(0)

祭曲江

天子忆忠言,前此枉圣恩。

始知龙虎道,即上是东门。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