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破五更头。万虑关心不可收。
忧世忧身无限事,多忧。自笑元龙百尺楼。
寒叶雨声稠。百蛰无声已暮秋。
一岁又从流水去,悠悠。明日田家酒百瓯。
梦破五更头。万虑关心不可收。
忧世忧身无限事,多忧。自笑元龙百尺楼。
寒叶雨声稠。百蛰无声已暮秋。
一岁又从流水去,悠悠。明日田家酒百瓯。
这首元代胡祗遹的《南乡子·宿武安李仲威家因营葬事》描绘了诗人夜晚宿在他人为亲人营葬之地时的心境。"梦破五更头",形象地写出诗人从梦境中醒来,五更时分的寂静被打破,内心的忧虑无法再被睡眠掩盖。"万虑关心不可收",表达了他满腹的忧虑和挂念,对世事和自身的忧虑交织在一起。
"忧世忧身无限事",直接道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以及对自己命运的关切,深沉而沉重。"自笑元龙百尺楼",以东汉名士陈登自比,寓言自己虽有远大抱负,却身处困境,如同被困在高楼之上,无处施展。
"寒叶雨声稠",通过秋夜的寒雨声,渲染出凄凉的氛围,进一步加重了诗人的愁绪。"百蛰无声已暮秋",暗示时光流逝,季节变迁,也隐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一岁又从流水去,悠悠",感叹岁月如流水般匆匆流逝,带走了时间,也带走了许多事物。最后,诗人以"明日田家酒百瓯"作结,想象着明天在农家畅饮的情景,或许能暂时忘却忧虑,寻求一丝慰藉,但终究难以摆脱心中的忧虑。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琐事和人生忧虑的复杂心境,透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未来的无奈。
何年白鹿洞?正傍五老峰。
五老去天不盈尺,俯窥人世烟云重。
我欲揽秀色,一一青芙蓉。
举手石扇开半掩,绿鬟玉女如相逢。
风雷隐隐万壑泻,凭崖倚树闻清钟。
洞门之外百丈松,千株尽化炎苍龙。
驾苍龙,骑白鹿,泉堪饮,芝可服。何人肯入空山宿?
空山空山即我屋,一卷黄庭石上读。
莲实大如指,分甘念母慈。共房头??,更深兄弟思。
实中有幺荷,拳如小儿手。
令我忆众雏,迎门索梨枣。
莲心正自苦,食苦何能甘。
甘餐恐腊毒,素食则怀惭。
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
食莲谁不甘,知味良独少。
吾家双井塘,十里秋风香。
安得同袍子,归制芙蓉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