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客重过岁五移,鹿田祠下久栖迟。
至今贫贱身谁屈,如旧饥寒心自知。
远涧竹泉秋后别,孤峰云径晓来思。
所嗟咫尺稀相见,君若还山那可期。
越客重过岁五移,鹿田祠下久栖迟。
至今贫贱身谁屈,如旧饥寒心自知。
远涧竹泉秋后别,孤峰云径晓来思。
所嗟咫尺稀相见,君若还山那可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智舷在鹿田祠旁长时间停留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首句“越客重过岁五移”点明了诗人作为异乡人,多次经过此地,时间的流逝与个人经历的累积形成对比。接着,“鹿田祠下久栖迟”则描绘了诗人在此地长久驻足,似乎在寻求心灵的寄托或反思。
“至今贫贱身谁屈”一句,诗人以自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自身贫贱生活的无奈与感慨,暗示了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和对自身命运的反思。“如旧饥寒心自知”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孤独与痛苦,即使外界条件改善,内心的饥寒却难以摆脱。
“远涧竹泉秋后别,孤峰云径晓来思”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秋天的远涧竹泉与清晨孤峰上的云径,既是自然界的美好景色,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最后,“所嗟咫尺稀相见,君若还山那可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相聚机会的渴望。尽管距离并不遥远,但见面的机会却很少,这种遗憾与期待交织的情感,深化了主题,使得整首诗在哀而不伤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对自我境遇的反思、对自然美景的感悟以及对友情的深切怀念,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我诗易得君休叹,君节难攀我自知。
问会但嗟归有日,奏功方看独先时。
箫笳部曲催骄马,绵绣山川入綵旗。
莫讶黄金偏满手,平生□□是男儿。
老鹤志千里,候虫戒三秋。
此理定如何,宛在水中洲。
我师南荣去,生从知北游。
岁暮良鲜欢,不如狐首丘。
寒灯伴岑寂,河汉窗间流。
缅怀双白璧,路断水悠悠。
摩诘颇解事,好语供我求。
坐令不可遣,奄然随遇收。
归程只旦暮,妙义思赓酬。
君谓我辈人,吾匪斯人俦。
且将有限力,相与穷深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