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壳漫山纸蝶飞,携雏扶老语依依。
红罗散影铜萧响,知是谁家扫墓归。
螺壳漫山纸蝶飞,携雏扶老语依依。
红罗散影铜萧响,知是谁家扫墓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清明时节扫墓场景。螺壳与纸蝶的意象,营造出一种传统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氛围,象征着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祭祀活动的庄重。"漫山"二字,展现了清明时节人们纷纷上山祭祖的盛况,"携雏扶老"则体现了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温馨画面,"语依依"更添了几分哀思与亲情的温暖。红罗与铜箫的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暗示了祭祀活动中传统的音乐与服饰元素,增添了文化气息。最后的疑问句式,似乎在询问谁家的亲人已归,既表达了对逝者的思念,也暗含了对生命轮回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明节祭祖习俗背后的情感与文化内涵,富有深意。
送君南浦。繫马垂杨树。
攀折赠行,忍听道、一声别去。
愁眉泪眼,一步一回头,团山路。高桥渡。
总是销魄处。清风明月,好景成虚度。
重会在何时,算只有、梦中相遇。
衾寒枕冷,和梦也难成,思千缕,愁无数。
乱似风中絮。
杯残人起,便骊歌纷唱,晨征肃肃。
一别参差真似雨,那得云龙相逐。
才子吴融,隐人朱放,各拥孤帆宿。
金蕉南下,又螺青似新沐。
关吏伐鼓通晨,几朝沿溯,却过支硎麓。
寄语章华词赋客,爱尔人文皆玉。
鹤市烟寒,鸡陂露冷,何处张融屋。
白云南雁,怀人漫咏兰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