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其五》
《感事·其五》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父子相从泣狱扉,老翁七十荷征衣。

一家草索看生缚,三寸桐棺待死归。

凿空虚槎疑汉使,涉江奇服怨湘妃。

可怜时后才无几,瓜蔓抄来摘更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家庭悲剧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社会底层百姓在封建法律下的悲惨命运。

首联“父子相从泣狱扉,老翁七十荷征衣。”开篇即点明了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迈的老翁和他的儿子,他们因某种原因被关押在监狱门口,父子二人相依为命,泪水涟涟,老翁已至七旬之龄,却仍需肩负沉重的刑具,形象地展示了他们的苦难生活。

颔联“一家草索看生缚,三寸桐棺待死归。”进一步描绘了家庭的困苦与绝望。一家人的生活仅能依靠草绳捆绑的物品维持,预示着他们随时可能遭受更严重的惩罚。同时,三寸桐棺的描述暗示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未来的绝望,预示着他们可能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

颈联“凿空虚槎疑汉使,涉江奇服怨湘妃。”这里运用了典故,以“凿空虚槎”比喻远行的使者,暗示老翁和儿子可能被流放或远行,而“涉江奇服怨湘妃”则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怨愤,湘妃是古代传说中的女性,常与不幸遭遇联系在一起,此处借指老翁和儿子的遭遇。

尾联“可怜时后才无几,瓜蔓抄来摘更稀。”总结了当时社会的残酷现实。在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极其艰难,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更深的困境。这里的“瓜蔓抄”是一种比喻,形容社会上对无辜者的无情追捕和剥夺,暗示了老翁和儿子所面临的困境并非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和人物描写,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不公待遇,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同情和批判。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夏秀才江居五题·其五醉经庵

垂茅缉为庵,有类穹庐形。

之人伏其中,日醉乎群经。

世俗安尔知,但谓长不醒。

寄此语二豪,渠非彼刘伶。

(0)

临高台

临高台,望故乡。地千里,天一方。极目外,空茫茫。

孤云飞,不我将。安得羽翼西南翔。

(0)

东谷沿小涧树木丛蔚中有圆潭爱之久坐书所见

野水泻古穴,石岸盘回渊。

飞尘不可入,竹树围清涟。

静往得胜玩,深居逃俗缘。

寒光照烦襟,景寂心自圆。

枯篁蹲碧禽,垂颈窥沉鲜。

对之不敢动,相望两俱禅。

(0)

送夏殿直

霜树东门晓,清寒满客衣。

一樽从此别,百两几时归。

漆水鱼初荐,梁园雪正飞。

高堂今远郡,须念报春晖。

(0)

和张推官荔枝

长嗟珍果滞遐方,好种华林奉帝王。

夏簟满风罗秀色,晓梯乘露摘新香。

泼霞乍染愁将变,烹玉才凝忍更尝。

正在临邛病痟甚,忽蒙佳惠敢相忘。

(0)

阆州东园十咏·其三四照亭

画箔褰何碍,珍丛发已圆。

愿公皆遍赏,莫为一隅偏。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