铙钹高低与哭声,同寻此路不相惊。
年来自是多伤感,帘外何须问晦明。
未返耕桑真拙计,长萦缰锁奈虚名。
无名可恋何贪着,瓶罄须休莫强倾。
铙钹高低与哭声,同寻此路不相惊。
年来自是多伤感,帘外何须问晦明。
未返耕桑真拙计,长萦缰锁奈虚名。
无名可恋何贪着,瓶罄须休莫强倾。
这首诗《闻葬者》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丧葬之事的感慨与思考。
首联“铙钹高低与哭声,同寻此路不相惊”,以生动的场景开篇,描述了葬礼上铙钹的节奏与哀痛的哭声交织在一起,共同引领着人们走向哀悼之路,却并未让彼此感到惊惧或不安,反显出一种共同面对生死的默契与慰藉。
颔联“年来自是多伤感,帘外何须问晦明”,诗人感叹岁月流转,自然生老病死,引发内心的伤感。他提出,对于生死的循环,外界的晦明变化无需过多追问,因为这些都只是生命旅程中的自然现象,重要的是内心如何面对和理解。
颈联“未返耕桑真拙计,长萦缰锁奈虚名”,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人认为,追求功名利禄,如同被缰绳束缚,无法真正回归田园生活,这样的选择实为愚笨。他渴望摆脱世俗的枷锁,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平静。
尾联“无名可恋何贪着,瓶罄须休莫强倾”,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诗人认为,名利并非值得追求的终极目标,当欲望达到满足时,就应适时放手,避免过度执着带来的痛苦。瓶罄即酒瓶空了,不再勉强再倒,象征着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丧葬仪式的描写,引出了对生命、时间、名利以及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高风荡河汉,白露被寒菊。
下有络纬虫,凄酸生意促。
华年不相待,去我何流速。
老步失腾骧,短辕甘局蹙。
伊人濮阳秀,方厌折腰辱。
仕道塞榛芜,低徊避蚖蝮。
邯郸古都会,陈迹武灵筑。
兴发即登临,西南几穷目。
新诗琢璠琰,叠寄两三幅。
一听郢中歌,阳春回草木。
行将及瓜代,暂喜摆羁束。
鞭马径相过,连朝奉游瞩。
只鸡与斗黍,礼意未为足。
何以遇高阳,多营瓮头醁。
西风吹晚雨,饥雀噪寒丛。
文举对谈客,坐惭觞豆空。
咄嗟宦游子,贫病略相同。
斗俸折腰得,醉钱常不供。
君看北里儿,高堂燕歌钟。
虽誇酒无算,饱德何由丰。
吾岂乞墦者,不为妻妾容。
永怀冰檗操,未愧屠酤雄。